充分利用“三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31191
颗粒名称: 充分利用“三余”
并列题名: ——董遇是这样抓紧时间读书的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87年佛山报登载董遇是东汉著名学者,充分利用“三余”成了士林的美谈,董遇抓紧一切时间刻苦读书的故事,对后代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董遇 利用“三余” 士林美谈

内容

董遇是东汉著名学者,从小勤奋好学。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地区兵荒马乱,无法安居,他和哥哥只好离乡别井,投奔亲友。找到歇脚的地方后,两人上山打柴维持生活。尽管如此,董遇仍不放松学习,每次出门都带上书本,稍有空闲就吟诵不辍。晚上,他常常点起油灯或松枝,学到三更半夜。至于雨天和大雪封门的冬天,更是董遇读书的“黄金时刻”了。
  董遇自学成才,精通《老子》,并作了训注,对《左传》也颇有研究,写了《朱墨别异》,成了当时比较有权威的学者。一些读书人慕名而来,向他请教读书秘诀。他总是说:“好的文章要熟读,读它一百遍。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人说:“熟读好是好,但没有时间啊!”董遇说:“没有时间,就充分利用‘三余’。”人家问他:“什么叫‘三余’?”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昼之余,阴雨天是临时的空余时间。”从此,董遇充分利用“三余”成了士林的美谈,董遇抓紧一切时间刻苦读书的故事,对后代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鉴古
责任者
董遇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