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改革不仅是为了求生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30471
颗粒名称: 供销社改革不仅是为了求生存
并列题名: ——六谈我市农村深入改革的新走向
分类号: F327
摘要: 1987年7月27日佛山报登载的关于佛山市农村深入改革的新走向。
关键词: 佛山市 农村 改革

内容

本报评论员
  农村供销合作社,是城乡经济交流的一股重要力量。把供销合作社“逐步办成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供销合作社同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成为国家和农民经济联系的纽带”。“为适应农民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彻底成为农民群众的合作商业”。这是中央提出供销社改革的方向,也是农民的迫切要求和厚望。
  近几年来,我市各级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已有了显著进展,无论在真正办成农民的集体经济组织,还是在清股、扩股、集资方面,或者是在群众性、灵活性和实行民主管理方面生扶持生产发展,组织农副产品收购、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品下乡,组织商品交换,特别是在组织多种形式的联合、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改革,都有很大变化和发展。实践证明,改革的路子是对的,它给供销合作社带来了活力,增强了实力。但是在新的形势下,供销社的服务领域和服务效能,还不能适应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要求;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不适应商品交换日益扩大的需要:自身的管理制度、企业素质还不适应开放、搞活和竞争的形势。
  供销社的改革必须深入,势在必行。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明确改革方向。应当明白,供销社的改革,不仅仅是为了求生存,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它在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作用,在支持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中求得自己的发展。因此,各级供销社要与农村经济结合,更新观念,组织转变。要从过去为集体生产服务,转变到为发展商品经济服务;从为农业生产服务,转变到为农业、工业、各种新型经济组织服务;从经营型转变为经营、生产、服务型;从过去独自经营,转变为发展多方面联营真正把供销社的经营活动转到为农民综合服务的轨道上来。
  供销社要继续完善农村商品生产服务体系。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副产品购销政策放开后,把分散的家庭生产同社会大市场联结起来,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要给农民创造一个生产、价格、销路比较稳定的良好环境,避免生产的大起大落。供销社要充分运用各个网点、人员、资金和设施的有利条件,扩大经营范围和服务领域,逐步建立以产品为受龙头的生产、加工、运销等多功能的服务体系和网络。要发挥供销系统的群体优势,做好服务工作一是组织集团性经营,开拓南北商品流通大市场;二是通过产销合同、提供生产物资、生产技术、储藏运输、产品加工和开拓销路的服务;三是积极为农民开展代购、代销、代加工、代运输、代储存业务;四是从提供信息、原材料和推销产品等方面大力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五是积极参与兴办各种专业、批发市场等,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综合服务。还有参与组织各种生产专业协会活动,等等。
  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是供销社改革的重要方面。各级供销社要根据当前商品流通新形势,新特点,进一步打破地区、城乡、部门和行业的界限,大力开展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扩大农商、工商、商商、商贸、或农工商一体化的联合,以及与铁路、航运部门的联合。通过各种横向联合,把产、供、销,把农工商,把不同的经济成分联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合作集团,更好地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服务。使农民从流通联合逐步走向生产上新的联合,进一步搞活流通,促进生产,促进购销,活跃市场,繁荣城乡经济。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