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隔心墙” 和睦一家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9694
颗粒名称: 拆除“隔心墙” 和睦一家亲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7年6月29日,佛山报刊登了中山市某厂工人老李一家人经过调解干部耐心细致的工作,打开了他们锈蚀了十多年的连心锁,全家终于前嫌尽释,和睦团聚的故事。
关键词: 干部 调解 团聚

内容

十年“内乱”祸及全国,也害得中山市某厂工人老李一家人反目为仇,四分五裂。调解干部耐心细致的工作,象一把金钥匙,打开了他们锈蚀了十多年的连心锁,全家终于前嫌尽释,和睦团聚。
  “文革”期间,工人老李不明不白地被拉去游街、批斗,后又被投进监牢。尝尽铁窗生涯之苦的老李,虽然后来组织上为他落实政策平了反,但他一直怀疑当时与他意见对立的妻子暗中整他的黑材料,致使他平白无辜地背上了黑锅,为此他对妻子怨恨在心,视为仇敌。其妻对他主观臆断和蛮不讲理的态度十分不满,两人感情破裂,分居十多年。他们的三个儿女因为各听信了一面之词而分成了势不两立的两派,形成了亲爹者恨妈,亲妈者恨爹的对峙局面,互不往来。一向对母亲怨恨甚深的女儿,连出嫁时也不告知母亲一声。
  面对着这个破碎的家庭,厂、车间和班组的调解干部十分心痛。他们决心动手拆除历史给老李一家人之间垒起的“隔心墙”,促使他们全家和好。于是,调解干部利用工余和休息时间,分别与老李及其妻、儿女促膝谈心。他们首先说服了李妻愿与丈夫和好,随即又把工作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老李身上。调解干部视老李为知己,对他在“文革”中的苦难深表同情。同时也指出历史已成为过去,由这段历史造成的人民内部间的矛盾也应随之消除,何况夫妻及家人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过去结下的恩恩怨怨更应该一笔勾销。他们还启发老李回顾在他落难时,妻子如何用一份微薄的收入辛辛苦苦把儿女拉扯大,特别在艰难岁月,妻子没有提出与他分手,而是专心一意地等着他,直至如今还表示愿意原谅他的误解,可见妻子一向与他患难与共,风雨同舟,忠贞相守。
  调解干部谆谆善诱的启发引导,终于感化了长期固执己见的老李。他当即表示,不究既往,与妻子和好。经过调解干部一再努力,老李一家人终于在春暖花开的时节欢聚一堂,高高兴兴地吃了团圆饭。长期视母亲为陌路人的女儿,也带着孩子回娘家探望双亲,笑口吟吟地叫了声“妈!”全家人异口同声,感谢调解干部使他们一家重新和睦。·许开怀·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许开怀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