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破的长寿之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9555
颗粒名称: 难破的长寿之谜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7年6月《新观察》刊载《难破的长寿之谜》一文,通过对新疆百岁老人的调查,对当今某些长寿理论进行了有力的挑战。
关键词: 老人 长寿 新疆

内容

近年来有关长寿的理论蜂起,人们竞相戒烟、戒酒、节欲,养性以求延年。《新观察》最近刊载《难破的长寿之谜》一文,通过对新疆百岁老人的调查,对当今某些长寿理论进行了有力的挑战。
  新疆是世界四大长寿区之一。据1982年统计就有865位百岁老人,近年来又有所增加,从性别状况看,男性多于女性。865人中,男性占538人;且年龄越高,女性所占比例越小,最高年龄125-130岁的4位百岁老人均男性。这不啻是对流行的女性寿命长于男性理论的否定。
  百岁老人大多早婚或多婚。在865人中,未婚者仅4人(均男性),未生育的女性仅9人。吐鲁番市的19位百岁老人中,13—15岁的早婚者有10人之多。86位老人中结过2—15次婚的占33人,伽师县的一位男性老人竟结过38次婚。更奇的是,生育能力似乎和长寿成正比。据198位女性统计,她们共生育1327个孩子,平均每人达六七个胎次。其中哈尼皮汗·胡地亚生了24胎。
  百岁老人主要集中在南疆。而库车、阿克陶、墨玉、英吉沙四县就有216位百岁老人,所占比例最大。这四个县自然环境并不优越。阿克陶在帕米尔高原边缘;其余3县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上,终年干旱少雨,风沙肆虐,英吉沙县多年来一直是全疆最穷的县份。
  这些老人大多数是文盲,865人中有823人没上过学,32人上过小学,有高中以上文化的仅5人。他们绝大多数是体力劳动者。只有13人是非体力劳动者。
  新疆百岁老人在生活上有几个共同点:
  一、性格开朗乐观。
  二、生活节奏缓慢。比如行路,他们要到某地而不预定到达时间,一天路程可
  以走上三天。遇到熟人,一拉呱就耗去半天;累了,找个地方睡一大觉。而且他们终生从事体力劳动的占98.3%,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并不大,悠悠缓缓而长动不辍,劳动成为一种习惯,谋生则是其次。
  三、生活清贫。百岁老人的家庭普遍不富裕,116岁的木沙·阿皮孜很少吃肉,每天两顿,只吃些拉条子(类似面条)、面糊糊,有人讲新疆水果好,有特殊的健体功能,可他又很少吃。
  四、喝奶茶。即一碗粗制茯茶泡就的茶水,加上一小匙牛奶或羊奶、马奶。
  生活清贫而能安于清贫,心旷神怡,这可能就是新疆百岁老人长寿的奥秘之一,但这是一种极自然的状态,并非洞悉世事的哲学思虑的结果。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木沙·阿皮孜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
吐鲁番市
相关地名
南疆
相关地名
库车
相关地名
阿克陶
相关地名
墨玉
相关地名
英吉沙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