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古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8378
颗粒名称: 顺德古塔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7年初夏时节,顺德古塔屹立在山岗之上,或是突起于桑基鱼塘之间,或是雄踞在河涌岸边,以挺拔秀丽的身影,把富饶的鱼米之乡装点得更加绚丽。
关键词: 顺德县 古塔 建筑物

内容

初夏时节,记者车舟交错地在顺德县城乡漫游,看到一座座高耸云天的古塔,或是屹立在山岗之上,或是突起于桑基鱼塘之间,或是雄踞在河涌岸边,以挺拔秀丽的身影,把富饶的鱼米之乡装点得更加绚丽。
  塔这种建筑物,起源于印度,是用来埋藏佛舍利(火化后的遗骨、遗物)用的。汉明帝时,随着佛教传入我国,塔开始在我国兴建。最早的一座塔,是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六十八年)在洛阳建的白马寺浮图,以后随伴着佛教的广泛传播,我国许多地方都建起塔来了。珠江三角洲的塔多建于明朝,据说分两大系统,一是佛塔,二是风水塔。顺德县各地的塔,大部分是风水塔。
  顺德古塔,不但造型独特,而且在工程技术上也有较高的成就。在县城大良镇南郊的太平、神步两山上,分别耸立着旧寨塔和青云塔,隔河相对,蔚为壮观。两塔均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三百多年。旧寨塔为七层文塔,高二十五点五八米,底径十点八米,塔内全空,游人必须自备梯子才能攀登。塔身共有二十四个窗孔,墙厚达三米,雄伟而坚固,虽经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仍巍然屹立,登塔眺望,方圆百里尽收眼底。这里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游击队员告诉我,旧寨塔还有一段光荣的抗日斗争史呢。一九四五年四月一日,日寇扫荡旧寨村,五名游击队员在旧寨塔上抗击日军,打退了日寇多次进犯,战斗一直坚持到黄昏,日寇失败而撤,至今弹痕仍留在塔身上,旧寨人又称此塔为英雄塔。青云塔高四十五点四米,底径八点五二米,塔为井干形,旋转而上,塔身刻意雕饰,五彩缤纷;塔檐八角均悬铁凤衔铃,风吹过处,发出清脆之声;塔顶饰以小塔一座,熠熠生辉。一九八五年,锦湖镇重修此塔,港澳乡亲鼎力赞助,并将周围辟为公园,成为县内外和华侨、港澳同胞旅游的好去处。
  顺德县一些古塔,还有石雕书法和绘画装饰,这些艺术珍品,忠实地纪录着当时文化艺术的成就,受到后人的注意。龙江镇的七层塔,每层塔楣均有刻字,作者均是该镇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周天柱;锦湖镇青云塔脚雕的八名古代武士,屈膝作托塔状,刻工细致;桂洲镇振华村的文塔砌砖独特,每五行变一式样,开始是一横一顺,接着是二横一顺、三横一顺、四横一顺,建筑工艺精湛。
  顺德县对古塔这一历史文物颇为珍惜,近年来,青云塔和桂洲文塔经过修葺后焕然一新,开放给国内外游客观赏。
  (套题照片为作者摄)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黎尔宽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顺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