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好学多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7650
颗粒名称: 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好学多问”
分类号: G421
摘要: 1987年4月22日佛山报登载的关于正确对待学生好奇心和提问行为的文章。
关键词: 学生 求知欲 创造性

内容

青少年学生,求知欲很强,往往都比较“好问”,对一门新学科,一种现象,一个感兴趣的问题,都急于要弄个清楚明白,打破沙锅问到底,于是便到处询问求教。在家庭问父母,在社会问长辈,在学校问老师。甚至在课堂上敢想多思,质疑问难,发问求解,这种求知若渴,探究创新的“好学多问”精神,是很可贵的。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不但要欢迎、肯定和支持,而且也应为此而高兴。
  “学问学问,不但要好学,而且要好问。”因此教师要特别支持、爱护“好学多问”的学生。但现在我们有些教师还不是这样。有这样一件事,一学生问教师,为什么人民币只印一角的、二角的、五角的,而不印三角的、四角的?教师被问得不知所措,为维护尊严,就发起态度说:为什么你妈妈生你,你老子不生你?本来一个很富创造性、求索性的问题,由于老师的简单、无理而被扼杀了,同时学生的自尊心也受到挫伤。面对学生的好学多问,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认为是“多事”、“调皮”,甚至说是“捣蛋”、“为难教师”。这样,学生的求知热情,就会被一盆冷水浇灭,“灵苗”就有被压抑的可能。
  老师被学生问倒,不足为怪。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大家知道,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知识渊博,但他有两句名言:“一物不知,学者之耻”;“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光辉榜样。其实,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一下答不上来,只要态度诚恳,学生不会因此而责难老师的。相反,那种不懂装懂,或不负责任乱作解答,只能误人子弟。而斥责学生的做法,更是不可取的。一个有远见和历史责任感的老师,不但洒向学生都是爱,而且也深感学生任何进步和“胜利”里饱含着自己一份心血的自慰。故既能以平等谦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生,让他们指出自己的疏漏和错误;又能欢迎学生向自己发问和鼓励他们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因为,这不但反映了老师在更高层次上对学生的尊重,而且也体现了一个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和高尚的天职。
  ·曾光·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曾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