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绿鱼花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6929
颗粒名称: 春风又绿鱼花乡
分类号: F327.65
摘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顺德县杏坛镇罗水村这个仅有1800人的水乡,靠养鱼花致富。1986年全村仅养鱼花纯收入就达60多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鱼花乡”。
关键词: 农业 鱼花 专业户

内容

早春二月,我们来到顺德县杏坛镇罗水村。只见这里处处人欢鱼跃,一艘艘满载鱼花的机船穿梭而过,驶向四面八方。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这个仅有1800人的水乡,近年靠养鱼花致富。去年全村仅养鱼花纯收入就达60多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鱼花乡”。
   正在村里作调查的杏坛镇书记黄炳坚高兴地对我们说:“罗水养鱼花致富,一靠党的方针政策,二靠天时地利人和。”他告诉我们,杏坛水网交错,鱼塘星罗棋布,农民世代以养鱼为主业。据史载,杏坛养鱼始于南宋末年,清朝咸丰、同治年问进入鼎盛期。当地有诗云:“自从咸,同来,鱼塘日益稠,人与鱼,共命,鱼与谷争秋”,解放后,养鱼业更加兴旺发达,运销鱼花的鱼船曾多达60艘艘。可是,十年动乱堵塞了罗水的致富路,鱼花船破的破,卖的卖,农民收入猛跌。三中全会后,各地的养鱼业迅猛发展,罗水村领导抓住时机,带领大家重操旧业,先后投资50多万元购置了100多艘机动船;把全村1100多亩鱼塘,划出一半养鱼花:900个劳力,350多人做鱼花生意。他们以户为单位,自繁自育、自运自销。他们培育的鱼苗成活率高,生长快,深受渔农的欢迎,远销广州、深圳、珠海、番禺、中山、斗门等10多个县市。
   这时,村党支部书记老罗从鱼花塘回来。他告诉我们,养鱼花平均每亩纯收入比饲养成鱼高50%左右,因此不少渔农成了万元户。该村六村35户农民,户户经营鱼花,去年仅此一项,就纯收35万元。30户盖了小洋房,购置了机动船。其中罗任长一家承包10亩鱼花塘,每年纯收入达2万元以上;老农罗志来,妻子早逝儿女成串,过去生活年年靠政府救济。近年,他将承包的3亩鱼塘改养鱼花,一举成为万元户。据统计,去年全村存款总额达到150万元。农民富了,集体积累也多了。近年,村里相继办起了学校、幼儿园和托儿所等公共设施,男女老少各得其所,人民生活乐融融。正是:“致富之路宽又广,春风又绿鱼花乡。”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梁海坤
责任者
朱增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