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成初养殖生鱼闯出新路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6725
颗粒名称: 梁成初养殖生鱼闯出新路子
分类号: F327.65
摘要: 1986年-1987年,顺德县杏坛镇南华村的梁成初,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在混养生鱼的过程中闯出了新的路子,经济效益良好。
关键词: 塘鱼 养殖业 纯收入

内容

本报讯 顺德县杏坛镇南华村的梁成初,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在混养生鱼的过程中闯出了新的路子,经济效益良好去年他在一口面积三亩的鱼塘里,放养了二万尾生鱼苗及部分鱼格,经过他一年的努力,总纯收入达五千一百九十多元,平均亩纯入一千七百三十多元。他在养殖过程中,摸索出一套管理方法。
  一、做好鱼塘的清理工作。干塘后,用茶麸进行全面消毒,接着,投放适量的人畜肥,调节水色,繁育水蚤,为开养打下良好基础。二、合理放养鱼苗和投放饲料。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培育、筛选,最后选用了规格比较一致的“青鳞仔”生鱼苗二万尾,放塘养殖。生鱼苗放塘养殖后,他除了继续投喂水蚤、水螆外,还开始投喂杂鱼,每天投喂量为15-20公斤左右。在投放时,他根据生鱼不爱活动,群体有固定的活动范围,有不超越界线的特点,投喂沿塘边进行多点投放,使鱼苗取食均匀。三、加强对水质的调节。由于每天投喂大量的高蛋白饵料,水质容易变坏。为了改良水质,他适时地用抽水机、排灌渠调节塘水,以确保鱼塘水色清新。四、做好防逃设施。由于生鱼性情活泼,跳跃力大,通常在暴雨期间,寻找塘基比较单薄的地方逃跑。为了防止生鱼逃脱,他除了加高加厚塘基外,还在塘边四周繁殖大量水仙、虾钳菜等浮水植物,使鱼塘沿岸形成一层障碍,这样,有效地防止了生鱼的外逃。五、收捕方法。生鱼养殖密度大,用“刮白”的方法不容易收捕,因此,他采川干塘捕捉法,实行分段捕捉,有效地提高捕捉率。
  (朱增明 周少海)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增明
责任者
周少海
责任者
梁成初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