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穿这些游医的骗钱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6563
颗粒名称: 揭穿这些游医的骗钱术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7年03月18日,佛山报登载了什么捉「眼虫」、「牙虫」、「瞌睡虫」全是骗人把戏,游医骗钱时有所闻,看来,一定要发动群众,发现游医骗人,就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举,戳穿其真相,不能让他们为非作歹。
关键词: 眼虫 游医 骗钱术

内容

三月十三日,本报及市卫生局、普君区派出所等均接到群众举报,几个自称有祖传技艺的江湖佬,在城区燎原路、庆宁路一带以捉「眼虫」为名诈骗群众钱财,每人收费竟达三元。
  记者到现场观察过,只见游医用两只筷子浸一下水,然后在眼球和眼睑上左右磨擦,不几秒,就擦出了一条条直径一毫米、长四毫米的「虫」来。市卫生局、普君区、永安区派出所的同志曾前往制止他们行骗,扣下其介绍信,令其到卫生局交待,而游医却逃之夭夭。
  市医疗界人士对记者说,人的眼睛是最敏感的部位,若有东西藏匿,必有红、肿、痛、流眼泪、异物感等症状,根本不可能在毫无症状的情况下,随便一捉便捉出七八条这么大的虫来。据知,一些报纸曾戳穿过捉「眼虫」、「牙虫」的骗局。那些「虫」,原来是湖北省天门县的一种植物种子,经精制后,遇水便会膨胀,从无色变成白色,膨胀过程产生「蠕动」,与虫酷似。而游医所持介绍信盖的公章正是湖北省天门县华湖乡河堤村民委员会的。市卫生局提醒市民,游医捉「眼虫」、「牙虫」、「瞌睡虫」,均是做了手脚的「魔术」,万勿受骗上当。
  (本报记者戴晓军)
  编后语:什么捉「眼虫」、「牙虫」、「瞌睡虫」全是骗人把戏,现在真相大白了。游医骗钱时有所闻,看来,一定要发动群众,发现游医骗人,就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举,戳穿其真相,不能让他们为非作歹。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戴晓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