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公办事的党支部书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5866
颗粒名称: 秉公办事的党支部书记
并列题名: 黄兆扬一心为集体,不以权谋私,不受别人礼物,不占公家便宜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7年02月23日,佛山报登载了文章「秉公办事的党支部书记」,讲述了黄兆扬一心为集体,不以权谋私,不受别人礼物,不占公家便宜。
关键词: 黄兆扬 以权谋私 公家便宜

内容

黄兆扬同志是顺德县大良镇纸箱厂党支部书记兼厂长。多年来他一心为集体,带领全厂干部职工发展经济,使纸箱厂成为能生产纸箱、卫生纸巾、防水胶纸、各式拉链等八种产品的规模较大的企业。一九八六年“七一”,黄兆扬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党员。
  通过去年上半年的整党学习,黄兆扬更加体会到,政策越开放,经济越发展,头脑越要清醒,只有秉公办事,才能理直气壮。他提醒自己,一切要严于律己,要以好的党风来带动干部职工。因此,他对自己“约法三章”:一不以权谋私,不托客户购买物品;二不搞“个人外交”,受礼归公;三不占公家便宜。
  随着业务的扩大,对外交往也日益频繁。一些客商总想用国外的那套“生意经”,以“水下交易”的手法来达到“合作顺利”的目的。但黄兆扬认为,我们共产党人是为集体搞经济的,当干部的更应光明正大。所以,他从不以个人名义与客商打交道,而是按照厂规,凡洽谈生意,都在厂里进行。还告诉大家,不要带客商到他家,也不准把他的住址告诉客商。一次,厂里发现在引进的一批外国设备里,其中有的配套模具不符合规格,需要更换,拖延了投产时间达80天。工厂便按合同向外商索赔。经多次谈判,仍未达成赔偿协议。该客商便在某次谈判后,尾随着黄兆扬,说要到他家拜访,想为赔偿问题来讨人情。黄兆扬回头迎上那个客商,对他说,“我家远在郊外,路烂不好走,而且天色已晚,你还是别去了。”结果,该客商因无机可乘,只好赔偿了部分误产损失费,余下部分,工厂仍在追赔中。
  在经济交往中,黄兆扬坚持按章办事,凡是客商送的礼,都主动归公。去年十一月,外县有一个搞拉链生产的熟人带了几个人专程来大良,想参观纸箱厂的拉链车间。带队的人住下旅店,就给黄兆扬打电话,希望尽快安排参观事宜,并说带来两只清远鸡以作酬谢。黄兆扬对他说,欢迎你们参观,一切请到办公室面谈,鸡既然带来了,就随手带到工厂吧。当天,黄兆扬把鸡交给厨房,用来招待了客人。在单独与外商接触时黄兆扬绝不见利忘义,有一次,客商曾私下塞给黄兆扬外币,虽然当时并没有第三者在场,尽可“袋袋平安”,但黄兆扬没有这样做,将钱归公处理。
  黄兆扬身为厂长,手中有权,但从不以权谋私。当拉链生产上马,要扩建厂房时,厂决定实行公开招标。当时,有四个建筑队应标,其中一个建筑队因偷偷送礼,被黄兆扬等人批评退掉;另一个队却提出,他们愿按应标造价承建工程,而且还免费为黄兆扬及抓基建的另一领导各建一座住宅。黄兆扬认为,本厂从来没建过职工宿舍,大家的住宿条件还很差,我虽然住得不好,但也不能以此机会搞特殊化。于是,他把问题放到支委会上讨论。大家认为,该建筑队的建议,是在不提高基建造价的前提下,实际上给厂增加了一笔收入,但这笔钱应该用到发展生产上,统一认识后,黄兆扬向建筑队提出,把建私房改为建一个面积相当的小车间。最后,新厂房不但按质按时完成,还增建了一间20 0多平方米的车间。
  黄兆扬不但不以权谋私,而且还处处为厂精打细算,节约开支。在引进国外设备、技术中,纸箱厂都按合同,负责外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华的食宿费用。一次,四位联邦德国工程技术人员先后两次来厂试机,食宿均在宾馆,共花了7, 00 0多元费用。黄兆扬想,长此下去,小小的纸箱厂是不胜负担的。他召集支委们进行商量,决定自设招待所,安排外国客人食住,以减少开支。为了使外国客人安心住下,并乐意工作,黄兆扬带领大家采取两条措施:一是美化室内外环境,搞好卫生设施;二是制作精美的饭菜,迎合客人的饮食口味。这样,既解决了外国客人的食住问题,又节省了大笔开支。多数外国客人都对工厂的招待感到满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黄兆扬的模范行为带动了全厂党风和厂风的进一步好转。去年初,厂里一位支部副书记就主动将外商送给他的一台电冰箱交给后勤部门使用。整党以来,支委们交公处理的高级香烟、洋酒、港币、食品及日用品等“礼物”就有一大批。党员干部带头端正党风,给全厂干部职工做出了好样子,有力地促进了工厂的两个文明建设。
  (转自《佛山整党新风》)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兆扬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