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深山待人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5840
颗粒名称: 藏在深山待人识
并列题名: ——西樵山的黑岩与光岩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7年,西樵山的光岩与黑岩,已经纳入开发旅游资源的总体规划了。
关键词: 西樵山 光岩 黑岩

内容

关祥
  西樵山的光岩与黑岩,已经纳入开发旅游资源的总体规划了。这两个藏在深山待人识的岩洞,一般游客是很少前去寻幽探胜的,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欣赏到那幽邃深险、奇诡无比的景状。
  光岩在西樵山西南侧鸡冠峰半坡,岩口向南,高五、六丈,宽十多丈,旁有路下,内进宽广,能容四、五百人。岩上青藤垂蔓,底部紫翠蛇行,幽妙极了。进入内洞,光线逐渐减弱,得靠手电光才看见洞里空穹无比。右有小潭,渍水清冽。游人喜欢在潭前燃放爆竹,响声有如春雷滚动,回音延荡半分钟以上。离湖左进,步移景换,借着手电光,触目尽是蚀洼、钟乳、鳞壁之类。石的峰、柱、芽、盘,参差错落,有似蘑菇、玉莲、龟背、龙脊的,有象浪翻、猴跃、虎蹲的。在众多的似与不似的造型面前,游者可以充分调动各自的想象力,引起无穷的遐思。这些平时处于阴暗静谧里的石块,一经人的光照、议论,马上动化、彩化了。途中,顶上不时滴下浙浙沥沥的水珠,如滚玉,似鸣琴,向你奏响一支低沉幽秘的乐曲。
  当你惊诧于洞里百出诡状和幽奥神奇的时候,前头蓦地射进一线强光,白如利剑,这是越出越窄、仅容一身匍匐而过的洞口。爬出洞口,你会深深舒一口气,庆幸自己摆脱黑暗而回到光明。
  有人说:“不进吐明岩,枉游西樵山。”这吐明岩,就是黑岩,它和光岩同是明代石矿的遗址。过去采石斜并的尽头有一小孔通光透气的,因称吐明。以后井口被塞,洞内变黑,改称黑岩。岩的进口原是矿区排水处,现仅能通人。进了洞口,渍水没径,行约十步,便伸手不见五指了。因洞位低、湿度大,吸光强,虽足力手电筒,也只浮现稀微的光影。过去习惯点燃火把才敢进去。初进的人,还得握一把香火,边进边把香火分插在路旁,以便记认,出洞才不会迷途。岩里左通右达,或宽似厅堂,可容十席;或窄如廊道,须侧身而过。右旁叫暖岩,有闷热感,顶上棲息着许多石燕,一只连着一只象一串纸宝一样悬挂在岩壁下。如果你手上握有竹条,只要举在头上用力摆动,定能打下五、六只石燕来。这石燕,是滋阴除■的妙品,山里有“小儿瘦,石燕救”之说。左进是冷岩,岩里阴风阵阵,寒气迫人,进道高低起伏,曲折多变,有如置身在八阵图中。岩里暗藏三个湖,水深澄碧,手探刺骨,光照中幻成七彩。这个岩,解放前是强盗作“趸参”用的(旧社会掳人勒赎叫“拉参”),被掳的人,只要放进岩里便无法走出来。寄语到这里履险的人,内进时必须携备足够的照明用具,沿途还得刻下标记,以便循原路走出洞来。将来如果开发了这个岩,安上照明,设置路标,让游客遨游在这个宛如蒲留仙笔下的嵖岈洞里,该是一件多有趣的事啊!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关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西樵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