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新品种——三二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5415
颗粒名称: 早稻新品种——三二矮
分类号: F329.0
摘要: 龙门县农科所培养出早稻新品种“三二矮”的品种特性和栽培措施。
关键词: “三二矮” 品种特性 栽培措施

内容

三二矮是龙门县农科所用双二占与广二104杂交选育而成的。早造全生育期130天,晚造110~115天。1983~1984年参加广州地区区试,平均亩产为470.7公斤和491.7公斤,均居第一位,两年平均比对照种广二104亩增70.77公斤,比桂朝2号亩增35.75公斤。1985年参加省区试,据32个点统计,平均亩产418.3公斤,名列中熟组前茅,比对照种青二矮亩增53.8公斤,增产率为14.76%,达极显著值。大田生产一般亩产400—450公斤,高产达500公斤以上。同年广州市种植面积9万亩,表现较好,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品种特性:三二矮在早、晚两造均可种植,表现叶色青翠,转色顺调,后期青叶数多,熟色好。三二矮主要特点是叶片窄直,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有效穗数多,一般亩达26—28万穗,平均每穗100粒左右,结实率85—90%,千粒重22.5—23克。米质较优,达三级米标准,饭质松软,可口性较好。抗病力中强,适应性广,不择田类,抗旱性较好。但茎杆稍细,高肥下栽培易倒伏,易感染纹枯病和轻感稻瘟病。
  栽培措施 1.疏播育壮秧,小科密植早造宜在三月上旬播种,四月上旬插秧。晚造七月中旬播种,八月上旬插植,规格20×13或20 × 16厘米,每科4—5苗,亩插基本苗8—10万。
  2.掌握前促、中补、后控的施肥原则前期早施分蘖肥,前期施肥应占本田施肥量六至七成,宜在插后20天内分2—3次施下。但前期忌攻氮肥过重以防中后期失控,插后35天左右禾苗叶色转赤,应适当补肥,亩施尿素3公斤。在抽穗前看禾苗生势和叶色酌情补肥,生势差的,可亩施尿素2.5—3公斤,好的、叶色浓的可不施。三二矮对磷、钾肥反应较敏感,故在栽培中要做好氮、磷、钾肥配合施用。
  3.湿润排灌为主,中期长露轻晒这样有利于禾苗根系深扎,茎杆粗壮,增强抗倒能力。
  4.做好病虫防治经几年试种,虽比目前推广的品种抗病力稍强,但施肥不当或在病区栽培仍会感染稻瘟病和纹枯病。栽培时除管理外,还应加强病虫防治工作。 (民介)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民介
责任者

相关机构

龙门县农科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龙门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