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牛市之一:三水西南牛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3766
颗粒名称: 全国大牛市之一:三水西南牛圩
并列题名: ——佛山市专业市场采访记之三
分类号: F327.65
摘要: 1986年12月17日佛山报登载的关于三水西南牛圩的文章。
关键词: 耕牛 市场 交易量

内容

三水,因纳北江、西江、绥江三水汇而得名。滔滔江水,孕育了万顷良田,也滋润了肥美的水草。水稻水牛也因此成了与三水同名的两大宝贝;西南牛圩成了全国四大耕牛市场之一。我们来到这个市场,仿佛走进了一个繁忙的“耕牛王国”。牛场上到处是活蹦蹦的牛群,耕牛、菜牛、公牛、母牛应有尽有。牛客们操着南腔北调,买卖做得火热。
  牛场负责人老叶和老何向我们介绍说,三水的耕牛在历史上素负盛名,这里水陆交通发达,南北贯通,西南耕牛市场早在清朝末年就形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西南耕牛市场更加兴旺发达,而且在质上发生了飞跃的变化,从过去小农经济调剂余缺式的市场变为商品经济的市场;从过去役牛交易为主发展到役、菜牛交易兼营广西、四川、湖南、湖北以及陕西、新疆等地的种牛、役牛和菜牛源源从水路、陆路和铁路运至西南牛圩。去年,成交量猛增至三万多头,成交额达一千九百多万元。
  我们粗略估算,市场上的牛不下千头。每圩这么多的牛是怎样成交的?老叶对我们说:市场有牛无客不旺,有客无牛也不旺。为使牛客们运得来,销得去,县工商管理局共投资八万元,在市场增设了服务设施。建起了可容纳几百头牛的“牛客栈”,卖主一次卖不完,可以寄养。“牛客栈”有干、鲜草供应,每头牛都能得到细心的照料。市场还设有代客“相牛”的评议组,为搞活流通穿针引线当‘·月老”。这些“牛月老”练就了一套如同伯乐相马一样高超的相牛本领,只要拉拉牛皮,看看牛腿,圈圈牛颈,量量牛腰,不一会就能准确地估算出牛的斤两。
  这时,一位从四川来的姓李的牛客运来一卡车牛进场交易。他对我们说:“四川牛源丰富,西南牛圩买卖公道,每圩都标有当地最新牛价,每成交一批牛,评议员都为买主和卖主作中人,没有欺行霸市,没有本地人哄骗外省人的现象。在这里做生意有利可图,每运来几十头牛,往往能获纯利二三千元。因此,我们都乐意来这里做交易,每年,从四川运来的牛,多达数千头。”
  西南耕牛市场的管理人员,个个都是牛客们信得过的“牛月老”。为搞活流通,他们不辞劳苦为牛客代管、代运、义务联系车辆,有时还代客排难解忧。上月下旬,三水高丰区一位姓何的个体牛贩看中了一批从广西运来的菜牛,很想多买几头.但手头一时资金转不来,市场管理处便设法借给他五千元,终于使交易成功。今年,牛场已为一时资金不足的单位和个人代支了五万元。牛:客们激动地说,这样的耕牛市场交易放心,买卖方便。多少个寒风料峭的冬天.多少个寂静的深夜,牛场的工作人员依时为客商装车、发运。
  由于西南耕牛市场把工作做到了家,因而外县、外省的牛大量进场交易。三水畜牧局和省畜牧局、广州、佛山等地的食品公司每年都从这里采购大批活牛供应国内外市场。今年,西南牛圩上市的牛达六万多头,成交额可达二千四百万元。
  牛圩归来,我们感慨良多:近几年三水的商品经济发展了,一大批为搞活商品流通而默默地贡献自己才能和青春的人,他们是多么可敬,西南耕牛市场的管理人员小愧是沟通耕牛之路的“月老”。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梁文启
责任者
梁海坤
责任者
赵彪
责任者

相关机构

西南耕牛市场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三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