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警惕稻飞虱剃枝虫为害晚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2245
颗粒名称: 要警惕稻飞虱剃枝虫为害晚稻
分类号: F329.0
摘要: 晚稻后期要警惕稻飞虱、剃枝虫的为害。
关键词: 晚稻后期 警惕 虫为害

内容

稻飞虱、剃枝虫是晚稻后期主要害虫,一旦发生,为害迅速,损失严重,可造成大面积减产。据预测我市将有发生趋势,各地要认真做好田间虫情调查,及时施药灭虫。
  稻飞虱
  稻飞虱是迁飞性害虫。一般发生数量大,繁殖快,来势猛,容易在短期内暴发成灾。早熟种田,低洼渍水,长势茂密,叶片浓绿和倒伏的稻田,发生较早而且严重。
  防治方法: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加强田间检查,准确掌握虫情。在抽穗至乳熟期,平均100科禾苗达800—1500只以上时,应立即施药防治。亩用叶蝉散1.5公斤,混合干泥粉25公斤撒施(田中须保持浅水层);或用敌敌畏150克,或乙酰甲胺磷100克,或叶蝉散500克加杀螟松75克,或稻瘟净100克加马拉硫磷100克,分别兑水100—120公斤喷施。据外地经验,亩用敌百虫150克加浓氨250克,兑水75公斤喷雾,效果也不错。
  此外,有条件的地方,可放小鸭群下田啄食虫子(但不能施农药),放鸭的田块田面要有水,并要注意保护青蛙、蜘蛛等天敌。
  剃枝虫
  剃枝虫又名粘虫,是晚稻后期的重要害虫。在晚稻抽穗到黄熟这段时间,它的幼虫昼伏夜出,专咬食稻穗小枝梗,使大量谷穗折断、落穗落粒。
  粘虫为害的轻重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凡是八、九月份降雨量接近或超过历史平均数,可能会引起晚稻粘虫严重发生,并且以江河沿岸低洼地带、平原低洼易涝地区和受水浸后的稻田、密植高产田、枯黄叶多的稻田等发生最严重。此外,一般早熟种田,粘虫发生也比较早
  防治方法:要加强病虫测报工作,开展虫情调查。当二龄幼虫数量超过半数时,或者在成虫盛发高峰后10~12天,即为施药适期。常用药剂有:亩用90%的敌百虫100克,或50%的杀螟松75克,或敌敌畏100克,分别加水75公斤在傍晚喷施;还可用糖150克、酒50克、醋100克、敌百虫100克,与炒香的米糠混合,于傍晚撒放在禾科行间诱杀幼虫。(李介)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