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仓农民添「鱼仓」有钱有粮喜洋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1139
颗粒名称: 禾仓农民添「鱼仓」有钱有粮喜洋洋
并列题名: 高明县禾仓村合理调整生产布局,获得粮鱼双丰收
分类号: F129
摘要: 1986年,高明县明城区禾仓村,合理调整生产布局,获得粮鱼双丰收。
关键词: 高明县 生产 农民

内容

本报讯 高明县明城区禾仓村从本地实际出发,合理调整生产布局,获得粮鱼双丰收。全村农民有钱有粮,皆大欢喜。
  禾仓村是沧江河边的一个小村落,六十户,二百八十人,共有水田三百二十亩,属围田区,向来以种水稻为主,故称禾仓村。但是,该村由于地势低,经常受浸,其实历年来粮食产量并不高,一直在亩产五百公斤左右徘徊。由于向来生产单一,农民的收入水平很低,通常年景人均收入只有三百元左右,如遇洪水为患,粮食减产,不仅收入更少,还要吃返销粮。去年该村就有十六户农民无法完成国家粮食征购任务,还有八户吃返销粮。
  为了改变本村长期经济落后的状况,去年冬,该村党支部组织干部、党员和农户学习、对照近年来几个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查找到本村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经营单一化。于是,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决定以调整生产布局作为发展经济的主攻方向。该村临近沧江河的一百五十亩水田地势特别低,几乎每年受浸。他们做好规划,把这片低洼田开挖成统一规格的鱼塘,并培高培厚堤围和塘基,提高御涝能力。经过一个冬春的奋战,一百五十亩鱼塘的开挖任务按时按质在今年二月间完成,并且分户承包及时投放鱼苗。为了夺取高产,该村专门请县水产局的技术人员加强技术指导,各农户做到科学喂养,精心管理。所以塘鱼无病快长,全村发展养鱼业一举成功至目前,平均每亩鱼塘收入已有三百五十元,预计到年底每亩收入可达七百五十元;另外,利用塘基种植的蔬菜、果蔗和豆类等作物生长良好,平均每亩可收入二百元左右。与此同时,由于提高了抗涝能力,加上实行科学种田,管理精细,一百五十多亩早稻也获得丰收,平均亩产三百七十七公斤,比去年早造增加一百零七点五公斤,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不少农户虽然减少了水稻种植面积,但收获稻谷反而增加。例如,杨坤元一户,承包稻田八亩,去年早造插植水稻七亩,平均亩产三百五十二点五公斤,总产二千四百六十七点五公斤:今年改挖鱼塘三亩,早造插水稻五亩,平均亩产五百零五公斤,总产二千五百二十五公斤,一造超额完成了全年粮食入库任务一千八百公斤,并留足了一家六口的口粮;几亩鱼塘又有一笔现金收入。现在当地流行这样一个顺口溜:禾仓加“鱼仓”,有钱又有粮,群众喜洋洋。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邓子光
责任者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