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场村的由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0457
颗粒名称: 草场村的由来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6年9月1日,佛山报社刊登的南海县里水区在明朝初期,就在当地种上草,以解决马的往来饲料。人们见到这里的地方环境较好,于是,附近洲村乡的岗尾村便有人搬到这里定居久而久之,后来取名叫做草场村。
关键词: 草场村 由来 南海县

内容

南海县里水区草场乡中心的草场村,在明朝初期,原是种草养马的地方,当时政府在这里设了一个“役运站”(现称中转站)。为了供给喂马的青饲料,就在当地种上草,以解决马的往来饲料。后来这个役运站撤消了,人们见到这里的地方环境较好,于是,附近洲村乡的岗尾村便有人搬到这里定居久而久之,人口便逐渐发展起来,后来取名叫做草场村。
  现在全村耕地总面积达520多亩,122户人家,520多人口,全是汉族他们历来有种水稻的经验,所以全村以种水稻为主要农活。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黄镜波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