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贿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19718
颗粒名称: 闲话贿赂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6年8月8日佛山报登载关于贪赃枉法之徒没有好结局的文章。
关键词: 贿赂 贪赃枉法

内容

李隆汉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话揭露了旧社会贪官污吏的孽迹。由此联想起旧戏里的某些场面:一张礼单递进官府后门,大摞银钱塞入官吏腰包,于是在「明镜高悬」的公堂之上,善恶易位,黑白颠倒,贪赃枉法,冤案铸成。这便是贿赂的罪恶写照!
  时至今日,行贿受贿之事仍屡有所闻,且价码日涨,伎俩更多。如果说早几年用以行贿的通常只是美酒肥鸡之类,那么现在则是名牌冰箱、进口彩电以至成摞的钞票了。近来更听说有人公然向外国人索取贿赂,中饱私囊,丢尽了人格国格。这些丑类的所作所为,有如癌变了的细胞,危害着整个社会肌体。
  「雷公不打送礼人嘛!」有人这样为自己受贿的丑行辩解。显然,这辩解难以服人。被梁武帝拜为通直散骑侍郎的顾协,铁面无私,曾将一个送来二千银钱的学生痛责二十大棍,从此顾家「绝于馈遗」,传为佳话。清人张伯行任督抚时,曾下过一道禁止行贿馈送的文告,称:「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张伯行此举,深得百姓拥戴。我们队伍中那些利欲熏心的分子,对比先贤的亮节高风,能不感到无地自容么!
  回顾历史,因索贿受贿而丢掉脑袋的案例并不鲜见。清代大官和珅,索贿成性,腰缠万贯,到头来落了个「满门抄斩」的下场。老红军刘青山、张子善也曾是出生入死的革命者,但一进城便视钱如命,唯利是图,结果也得了个被人民押向刑场的结局。欲壑难填必遭灭顶之灾,那些贪赃枉法之徒的结局证实了这一生活的辩证法。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隆汉
责任者
梁武帝
相关人物
顾协
相关人物
张伯行
相关人物
和珅
相关人物
刘青山
相关人物
张子善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