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栽培管理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19489
颗粒名称: 草莓栽培管理技术
分类号: F327.65
摘要: 1986年8月1日佛山报登载的关于草莓栽培管理技术的文章。
关键词: 草莓 栽培管理技术 农业

内容

(四)栽植方法:(1)做畦方式。取用一年一栽制实行轮作的,多采用平畦栽植方式,一般畦长10—20米,宽1—1.5米,埂高15厘米。取用两年一栽或三年一栽制的,多采用高畦种植,畦长15米,畦高15—20厘米,畦面宽50厘米,畦沟宽30厘米。(2)定植密度。平畦栽植每畦5~6行,行距20—25厘米,株距15—20厘米,每亩种植1.2~1.4万株。高畦栽培每畦种二行,行距25厘米,穴距10~15厘米,每穴可种一株或二株,每亩约种1.5万株左右。(3)种植深度。草莓对种植深度要求比较严格,过深,苗心易被土埋住,造成秧苗腐烂;种植过浅,根茎外露,不易产生新根,也会引起秧苗干枯死亡。合理的深度应使苗心的茎部与地面平齐,即不埋心。(4)种植方向。草莓的花序从新茎上伸出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通常情况下,植株新茎略呈弓形,而花序一般自弓向背方向离心伸出。生产上为便于垫果和采收,要求同一行植株的花序在同一行间方向。因此,在定植时必须使秧苗弓背朝花序预定生长的方向。平畦种植时,边行花序方向应朝向畦里,以防花序伸到畦埂上。
  (五)幼苗管理:定植的幼苗成活后,适当晾苗,剪掉干枯老叶,并进行浅中耕,因幼苗不耐早,要注意适时浇水如果连绵阴雨,要及时进行排水,防止植株受涝死亡。幼苗成活后植株开始旺盛生长时,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或复合肥15—20公斤,并结合浇水或雨后及时进行中耕。对抽生的葡匐茎应及时摘除,以减少养分消耗。并进行查苗补缺(可用匍匐茎苗补缺)。
  (六)留圃苗的管理:实行多年一栽制的草莓园,采果后剪除部分老叶,每株只留2~3个复叶。并增施有机肥,促进植株生长。如植株过密可于定植季节,挖出部分植株当种苗使用,保持合理密度。后期要及时摘除匍匐茎,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并增施肥料,及时浇水和中耕除草。由于不移栽,植株生长期长,花芽分化充分,产量较高,但易造成果实稍小,需要施入更多的有机肥,并合理疏花,以保证高产优质。到第三年后,植株逐渐变弱,产量、质量下降,同时也易于发生病虫害。因此,必须进行园地更新,另选适宜地方重新种植。
  (三、完) (护农)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护农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