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第献身科学的精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19226
颗粒名称: ——法拉第献身科学的精神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6年7月23日佛山报登载的关于化学家法拉第生平经历的文章。
关键词: 电磁感应 发电机 电解定律

内容

十九世纪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法拉第出生于伦敦的一个贫困的铁匠家庭。小时候只念过两年书,十二岁卖报,十三岁到一家图书装订店当学徒。但他贫穷砺志,渴求知识。店里的书籍堆积如山,他无限喜悦,如饥似渴的读书。有时在给雇主送书的路上,他也边走边读。由于读书,他获得了 许多知识,并爱上了科学。《大英百科全书》等书里关于电的知识和实验,深深吸引着他。为了试验书上介绍的“放电”现象,他节衣缩食凑钱购买实验的药品和器皿。当“啪”的一声打出细小的电火花时,他高兴得如醉如狂。
  一八一二年,二十二岁的法拉第有机会听了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的一次化学讲座 事后他精心地把听讲记录装订成册送给报告人,并表示要为科学事业献身戴维对他十分赞赏。第二年,法拉第成为戴维的实验室的助手。不久,随同戴维到欧洲大陆各国进行科学考察,法拉第处处留心学习,眼界大开。
  在实验室里,去拉第废寝忘餐的进行研究。一八二二年起,法拉第限据丹麦物理学家奥斯忒“电可以转变为磁”的发现,决心“把磁变为电”。经过十年的苦心研究,碰到无数的失败,终于在一八三一年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磁感应试验,从而确定了电磁感应的基本规律,成为现代电工学的基础,后来,他又继续努力,按照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感应发电机,这就是我们今天各种各样发电机的老祖宗。两年后,他又发现了电解定律。以后,法拉第提出了“场”的概念,这是牛顿力学以来物理学基本概念的重大发展。在化学上,法拉第发现了两种新氯化碳和苯,解决气体扩散和液化问题,这样,他成为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世界各国给他的名誉头衔达九十多个
  法拉第对荣誉不感兴趣,只醉心于科学事业他六十八岁时,还迈着蹒跚的步子,到泰晤士河畔一座高塔上搞科学试验。七十一岁还在实验室工作,一八六二年三月十二日,他写下最后一篇编号为“16041的实验日记。五年后的八月二十一日,这位被恩格斯称为“到现在为止的最大电学家”安祥的坐在椅子上离开人世
  ·何宏强·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何宏强
责任者
法拉第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