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搞稻草三藤回田夺取晚稻丰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18756
颗粒名称: 大搞稻草三藤回田夺取晚稻丰收
分类号: F329.0
摘要: 1986年6月初在中山召开的全市农业生产会议,提出今年晚造要搞100万亩稻草、三藤、回田,解决晚稻有机质肥的要求。因为稻草、三藤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是晚稻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关键词: 晚稻 增产 措施

内容

六月初在中山召开的全市农业生产会议,提出今年晚造要搞100万亩稻草、三藤(花生藤、瓜菜、薯藤)回田,解决晚稻有机质肥的要求。这一措施是十分正确的。因为稻草、三藤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是晚稻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生产实践经验证明,实行稻草、三藤回田有六大好处:(1)为晚稻提供肥源。根据化验测定,稻秆含氮0.48%,五氧化二磷0.25%,氧化钾2.01%,氧化钙0.32%,氧化镁0.33%,二氧化硅17.1 %。花生藤含氮0.7%,磷0.12%,钾0.05%。一亩稻草以六成回田计算,就相当于亩施基肥硫酸铵6公斤,过磷酸钙4公斤,氯化钾10.5公斤。每每500公斤新鲜的花生藤相当于硫铵8.75~17.5公斤,肥效很高(2)可以解决当前钾肥(化肥)不足的困难。稻草含有大量的钾素,若每亩田施干稻草150公斤计,即相当于施氯化钾10公斤。目前稻田普遍缺钾,推广稻草回田,就可解决钾肥供应不足的困难。(3)提高稻田有机质含量。据试验,连续经过五年稻草还田后,土壤有机质由1.56%提高到2.3%,速效磷增加20%,速效钾增加1.37倍。因而土质松软,肥力大大提高,并增强保水保肥能力。(4)增强水稻抗倒能力。稻草含有大量的硅酸和钾素,据测定,稻草含硅10~20%,水稻吸收后,可增强植株茎秆的机械组织,提高其抗折断能力,达到防倒、抗倒、增加产量的目的。(5)可减少病虫为害。割稻后将稻草犁翻入土,同时亦将藏在禾秆上的害虫、病菌埋入土层,减少病虫害发生。稻草含有大量的硅酸,水稻吸收以后,茎叶表皮细胞硅质化,硅化细胞增多,可使茎叶硬度增强,有效地防止病虫侵害,特别是可预防稻瘟病和胡麻叶斑病,三化螟也较难钻入。(6增加水稻产量。稻草回田,一般可增产8~ 12%。根据试验材料证明,亩压稻草333.35公斤,每亩可增产稻谷39.95公斤,比没有压稻草的增产11.4%;每亩青压花生藤500公斤,可增产稻谷39.1公斤。
  稻草三藤回田要注意做到:(1)严重发生稻叶瘟、穗颈瘟、白叶枯病、纹枯病的稻草不宜回田,可晒干用火烧掉取灰作肥,以减少田间病菌的残存。(2)三藤回田不要晒干,否则会降低肥效,又难以沤烂,应趁新鲜砍碎立即回田。如果未能及时回田的,也要先进行堆沤。(3)及早翻压。要做到边割禾,边撒施稻草三藤,立即撒施石灰,犁田把它压好,并灌回浅水层,利于沤田提高土壤温度,加速腐烂。(4)适施石灰。石灰可以中和稻草和三藤发酵分解过程产生的酸性,也利于纤维分解菌的活动,加速稻秆腐烂。一般每亩施用石灰25 ~ 30公斤。(5)与化肥结合施用。稻草和三藤虽然营养丰富,但稻草是迟效肥料,需由土壤微生物分解腐烂后才能被水稻吸收利用,所以本田还要施用20—25公斤碳铵作基肥,以满足水稻前期生长的需要,才能使晚稻高产稳产。(6)稻草和三藤务求要施得均匀,厚薄一致,以免因过于集中而发热烧死秧苗。同时,耙田时必须顺着压草的方向耙,以免翻压不好或耙成堆。并要把露出田面的稻秆踏入泥中,使之容易沤烂。(7)在沤田期间,要堵好田基缺口,防止肥水流失。
  (李介)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李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中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