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晚造壮秧把四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18684
颗粒名称: 培育晚造壮秧把四关
分类号: F329.0
摘要: 1986年7月4日佛山报登载了关于夺取晚造水稻高产,从秧苗抓起,老农们育好晚造壮秧的经验。
关键词: 水稻 壮秧 经验

内容

俗语说,秧好一半禾。要夺取晚造水稻高产,必须从秧苗抓起。据我们这里老农的经验,育好晚造壮秧主要是把好四关:
  一、秧田关。提前十多天把秧田办好。如用早稻田作秧田,要把禾秆头拔去,并施足基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氮磷钾配合施用,亩施堆腐熟的磷肥30—40公斤,优质粪水2000公斤。如用碳铵作基肥的,应在播种前一天施下。秧田应三犁三耙,达到土肥相融。
  二、播种关。疏播是培育壮秧的关键。应根据不同品种选择最佳播种期和确定播种量。杂交稻应在7月5日前播种,秧龄25—30夭;普通翻秋种如桂朝、双桂等品种,播种期与杂交稻相同。播种量杂交稻每亩为12.5—15公斤,普通翻秋种50—60公斤。典型晚造种如苞选系统,桂阳、晚华矮、青华矮和竹苞384号等品种,播种期安排在夏至前、大署后插秧。秧龄为35—40天,亩播种量45—50公斤。这样安排,翻秋种和杂交稻都能在九月底或十月初齐穗,安全避过“寒露风”为害播种时秧田要软、平、净畦宽5—6尺,按畦分厢称种,交叉复播匀播。播后用秧拍把谷芽压沉,防止大雨冲成堆。最好能在傍晚播种,以免高温烈日烧伤谷芽。播后第二天,将秧田水排干,便于谷芽起针。起针后,保持田间湿润。做到晴天满沟水,雨天沟无水,阴天半沟水。杂交稻有3个分蘖以上,秧骨粗壮,叶短,厚直。常规稻有六片叶以上的秧苗,就可以移植。
  三、追肥关。适时施好秧针肥、断奶肥和送嫁肥。播后六天施秧针肥,亩用优质粪水1000—1500公斤,或土杂肥1000公斤。播后十天左右秧苗长有2.5片真叶时施断奶肥,亩施尿素4—5公斤,或粪水1500公斤。播后18—20天,看秧苗生势适当追肥,亩用氯化钾、硫酸钾7.5公斤在移植前四五天,每亩施尿素4—5公斤作送嫁肥。促使秧苗长新根。每次在施肥前,应灌跑马水浸湿秧地。
  四、防病虫关,晚造育秧由于高温多湿,病虫害多,在秧苗期应施药防治,做到插无病虫壮秧。播前施好送嫁药,亩用高效磷或多灭磷75 克加乐果50克或敌百虫50克兑水60—75公斤喷雾。秧苗如发现稻瘟病,可亩用富士一号75克,或三环 嘧75克,或稻瘟净100克,兑水60至 75公斤喷雾。(陈家裕、谢乔)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家裕
责任者
谢乔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