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人生准则是“奉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18578
颗粒名称: 他的人生准则是“奉献”
并列题名: ——记龙江区世埠乡党支书张湛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6年7月2日佛山报登载的表扬龙江区世埠乡党支书张湛的文章。
关键词: 国家干部 党支书 张湛

内容

早就听说,张湛是个大忙人,来访者很难见到他。果然,我们在顺德县龙江区世埠乡等了两天,仍未见他出差归来。好在区、乡干部都很热情,大凡知道张湛点滴事迹的,都详作介绍。
   一
   一九八二年十月,世埠乡生产的“美利”牌电饭煲,被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列为国家注册商标产品,成为国家承认的我省第一家乡办电饭煲企业。从此,世埠乡开始扬名四方,走上了办实业致富的道路。
   然而,这条路是不平坦的,它不知凝聚了张湛多少心血!
   为了创办电饭煲厂,他不顾身患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多种疾病,边治〓边服药,同一些队干部一起,跑
   半个中国,深入调查办厂的可行
   为了解决技术人才困难,他不知跑了多少单位,做了多少艰难的工作。有七名大专院校的工程技术人员,被他那种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精神所感动,乐意受聘当厂外顾问。
   当电饭煲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滞销的时候,他即“见风使舵”,组织技术人员日夜攻关,成功地研制出能煮饭、炒菜、煮开水、煮咖啡等多种用途的“组合煲”,创制了果汁冷冻机、交流电两用应急灯、石英吹风式电暖炉、全自动开水器等产品,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一花带来百花开,目前,世埠乡已办了家用电器一厂和二厂、注塑厂、印塑厂、玩具厂等十五间乡村企业。去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五千零八万元(其中企业总产值四千四百六十九万元),比前一年增长了一点八倍,相当于一九七九年的二十多倍,集体人平分配达到一千一百元。
   二
   有一位老同志说:“张湛是一个国家干部,能在农村工作二十多年,不容易啊!”
   是的,张湛现在仍在龙江区委机关编制内领工资。从五十年代末期开始,因工作需要,他被派到世埠乡任乡干部,其间又曾抽回公社任党委委员、团委干部,先后三进三出世埠乡,至今在该乡工作已经二十四年了。
   “全区二十五个乡的干部,只有你是国家干部,何必还在农村干呢?”有不少人劝张湛回机关工作。当他看到这个乡村多(有二十四个自然村),人多(现有四千七百多人),宗派纠纷经常发生,群众生活水平低下,工作难于开展的时候,也曾有过回机关工作的念头。但他想到自己是个共产党员,正因为农村工作艰苦,困难很多,党才派自己去解决的时候,他便安下心来。因此,他从来没有向党组织提出过要回机关工作的要求,而是多次表示,只要党组织需要,就在农村干一辈子。
   党组织看到张湛一家六口人,除了他之外,其余都是农村户口,家庭生活有不少困难,曾多次提出帮助他把家人的户口转为非农业户。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的整个身心都扑在集体事业上,对个人困难,却从不挂在心上。
   三
   现在,世埠乡的固定资产有几百万元,集体分配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一九七八年增长了近十倍。世埠“发”起来了,张湛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在生活待遇上,从来没有高人一等,更没有利用职权多占集体的财产。他的工资收入,都是严格按照区委的规定办,还达不到乡企业职工中的最高收入水平呢!“班长”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了“一班人”。原来有些支委看到乡的经济发展了,主张给干部多发些奖金,后来认识到这也是一种以权谋私行为,便严格按上级的规定领取报酬,没有多拿过集体一分钱。乡党支部的七名支委,没有一人参与乡企业的承包,而是根据分工负责自己的部门,全心全意为发展乡村经济服务。本报记者:周桂荣、吕丽娟
   暨南大学实习生:吴文鍊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周桂荣
责任者
吕丽娟
责任者
吴文鍊
责任者
张湛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龙江区世埠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