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稻米飘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18530
颗粒名称: 为了稻米飘香
并列题名: ——记共产党员、农艺师陈宇杰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6年6月30日佛山报登载的表扬共产党员、农艺师陈宇杰的文章。
关键词: 水稻育种 共产党员 农艺师

内容

陈宇杰于一九五九年八月在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中专部毕业后,留院搞农作物品种保存及选育工作,一九六三年调到地区农科所从事水稻选育研究工作,先后参与育成“佛农占”、“加南早”、“秈稉占”、“双秋矮”、“佛秋矮”、“晚科秋”等六个水稻优良品种,其中“晚科秋”一九七九年获佛山地区科技成果二等奖,一九八四年又主管广东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的一个项目——“青优早”并获得成功,这是我国第一个非野败型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应用于大田生产的攻关项目,通过大面积试种经济效益较好。专家们认为:“青优早”是最能抗稻瘟病、株叶形态理想、丰产稳产性能好的新组合。几年来,陈宇杰先后获得1983年佛山地区农业局技改一等奖,1983年广东省科委三等奖,1984年广东省农业厅技改三等奖,1985年11月中国〓协全国科普先进个人奖。
   陈宇杰在培育水稻良种的科研上所〓的花、结的果,无不是用自己的汗水浇灌的。他原是中专毕业生,为了更好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他参加华南农学院函授学习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攻读函授本科全部课程,依期毕业。为了搞好研究,他注意多方搜集品种资源,先后引进“包源A”和“红华A”等良种。一九七八年是重点搞“包源A”的转育,他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做了大量的工作,使“红华A”在一九七九年转育成“青四矮二号A”(简称青A)。为了加速繁殖“青A”,急需开辟一个隔离区,时间紧迫,又碰上夏收大忙季节,抽不出劳力,他便和个别同志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用船载土填荒涌垫成两分大的稻田,开辟了一个较为理想的隔离区,并在同年秋季“青优早”、“青优直”分别三系配套。他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深入生产劳动第一线,亲自犁田耙田、插秧,常常起早摸黑,加班加点,蹲在田头观察,加强管理,不断地实验、分析,一天干十几个钟头。几年来的节假日他很少休息。
   经过几年努力,“青优早”在一九八〇年早季小面积制种,晚季参加了初试和表证,结果表现比其他杂优种增产,并具有抗稻瘟病的优势。然而科研的征途是曲折的,一九八三年夏季“青A”繁殖田出现了杂株。为什么出现这么多的杂株呢?陈宇杰为了弄清原因,不知花了多少个不眠之夜,逐个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翻阅有关资料,找出问题的所在,重新进行试验,终于解决了“青A”的纯度问题,保证了“青优早”大面积制种的可行性。最后,“青优早”通过省和全国区试鉴定,认为是一个较好的杂交稻组合,并在省内外推广。
   去年,省有关部门又给农科所下达研究新良种任务,陈宇杰同志斗志昂扬,满怀信心,决心和同志们一起向着培育水稻良种的科研高峰继续勇敢地攻关。(市直属党委供稿)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宇杰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市直属党委
责任者
地区农科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