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区走出了粮产区发展工业的路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18088
颗粒名称: 乐平区走出了粮产区发展工业的路子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三水县乐平区针对本区工业基础差,管理人才、供销人才和技术人才缺乏的状况,积极与大中城市的企业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接纳城市的技术辐射,先后办起了纺织、食品和电器等六家骨干企业,从而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粮食生产结构。
关键词: 粮食产区 工业 产品结构调整

内容

本报讯近年来,三水县乐平区针对本区工业基础差,管理人才、供销人才和技术人才缺乏的状况,积极与大中城市的企业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接纳城市的技术辐射,先后办起了纺织、食品和电器等六家骨干企业,从而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粮食生产结构。去年区办工业总产值达七百多万元,比一九八四年增长近五倍。今年,一家较大型的企业——广乐织造厂已经投产,将使区办工业总产值增加到二千万元。
  乐平区有五万五千多亩土地,是三水县粮食主产区之一。过去该区由于单一抓粮食生产,乡镇工业发展缓慢,一九七九年区级工业总产值仅十二万多元。为了发展区级经济,积累资金,兴办各项公益事业,他们采用多种形式积极发展与大中城市的经济联合。
  一是依靠城市闲余的技术力量,改造老企业,开发新产品。例如,该区的食品厂原来是一间手工作坊式的木薯粉加工厂,设备陈旧,濒于倒闭。一九八四年底,他们投资十万元添置设备,与广州市的糖果食品企业挂钩,利用十四名退休的老师傅负责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开发糖果类食品。目前已能生产各色糖果十多个品种。去年工业总产值八十多万元,创税利七万五千元。
  二是与国营企业联合,发展骨干企业。去年四月,他们与广州市染织公司联合开办广乐织造厂。乐平区负责投资三百万元,搞厂房基建和购置设备,广州染织公司除投资十万元外,主要负责生产技术、企业管理和工人培训,提供生产原材料和负责产品销路,实行共负盈亏,四六分成(乐平区占六成),目前已有六十台织机投产,年产供出口的色织布达一百二十万米,可获利润120万元。最近市外贸单位已与该厂签订出口色织布二十万米的合同。
  三是发挥本地优势,接纳城市企业产品扩散加工。乐平区有较充裕的劳动力,近年来他们积极贯彻多条腿走路的方针,当城市企业的配角,利用旧厂房,发展来料加工工业。先后与广州市新风针织厂、广州东升工艺厂、广州建新电器厂等企业开展了产品加工业务,从中得到大小设备一百多台,安排三百多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并从中获得了加工费收入。(梁灿荣)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梁灿荣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三水县乐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