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产销动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18015
颗粒名称: 芦笋产销动向
分类号: F327
摘要: 20世纪80年代,我国芦笋种植发展较决,生产和出口量稳步上升。
关键词: 芦笋 生产 出口

内容

我国自1974年开始,先后在山东、福建、四川、辽宁、河南、江苏、安徽、浙江、天津、大连、重庆等地种植芦笋并生产罐头出口。近年来发展较决,生产和出口量稳步上升。产品除国内消费外,1981年,出口芦笋罐头548吨,1982年2904吨,1983年5963吨,1984年7050吨,1985年10075吨。包括柴达木垦区在内的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适宜种植芦笋,而且,一次定植,可连续收获十五至二十年。如辽宁大连市稻香村种植的三首四十亩芦笋,亩平均产量达七百二十公斤,亩平均产值达九百八十三元;福建省投产一万多亩,全省亩平均产量达八百多公斤;四川巴中县,去年投产面积三千多亩,亩平均产值一千元以上的就达五百多户。按四川价格,每公斤鲜笋售价一级一元六角,二级一元三角。四川江津县白溪乡一些种芦笋户,亩产700公斤以上,收入现金一千多元,约抵种植五亩水稻的现金收入。按目前国际市场价格,出口一吨芦笋罐头,可换汇一千三百五十美元,相当于一吨午餐肉罐头或二吨水果罐头或三点三八吨鲜柑桔的出口价值,比目前换汇率较高的蘑菇罐头还高10%。
  发展芦笋生产目前已引起国内普遍重视,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搞芦笋科研多年,并指导农民进行生产;山东省委、省政府都过问芦笋的生产和出口工作;福建省为了加快本省芦笋的生产发展,拨专款六万元予以扶持。据十一个省、市的初步规划,到一九九○年,芦笋栽培面积将从现在的十九万二千亩扩大到三十八万三千亩,生产芦笋罐头六万二千五百吨,出口五万吨,可为国家创汇近七千万美元。
  (杨摘)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责任者

相关机构

山东省委
相关机构
山东省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山东
相关地名
福建
相关地名
四川
相关地名
辽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