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后期田间管理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17898
颗粒名称: 早稻后期田间管理技术
分类号: F427.65
摘要: 1986年6月9日佛山报登载的早稻的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关键词: 早稻 田间管理 技术

内容

早稻后期是指从减数分裂期至完熟期,即从抽穗前约16天至完熟期为止。这段时间田间管理的目的是壮秆,养根,保茎叶,防止颖花退化,达到促大穗,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提高产量。主要技术措施是:
  一、湿润排灌保根系
  早造水稻后期生长,正遇高温多雨季节,田间湿度大,容易影响水稻生长,首先要清理田沟、排除积水,达到雨后不积水,防止水分过多,因水多则土壤氧气不足,会造成根系早衰现象。据省农科院1982年测定水稻青熟期表土根干物质重占全部根的干物质重的45.4-60.3%,而且集中在表土4~5厘米的占六分之一。
  在高温时,叶片蒸发量大,需水分较多,加上在灌浆期,需要一定的水分。若田间水分不足,直接影响水稻抽穗灌浆和谷粒充实。所以,水分管理,应以湿润排灌,做到湿而不烂,润而不白,保持根系活力。
  二、合理施肥保结实
  早稻后期施肥要认真注意,特别是氮肥,应加以控制。叶片保持“绿豆青”的不应施肥。对于地瘦禾苗转赤严重的,可酌情补施速效氮肥,每亩施尿素1.5~2.5公斤。其他禾苗最好喷施追肥,一般能提高结实率2 -4%。每亩用磷酸二氢钾0.15~0.2公斤,开清水60公斤喷施叶面;若叶片是淡绿豆青的,加尿素0.25~0.5公斤混合喷施2~3次(即在抽穗前、灌浆期、乳熟期喷施)。
  三、防虫灭病保茎叶
  水稻叶片是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茎部是贮藏积累养分,输送养分到叶片和穗的组织器官。茎叶易受病虫害为害,对产量影响很大。据测定,从顶叶数下第三片叶或叶鞘发生纹枯病,就损大7.9%。若从顶叶数下第一片叶或叶鞘发生纹枯病,损失11.7%。所以,必须加强田间检查,做好排灌工作,保持土壤湿润,防止病害发生。后期虫害,三化螟、卷叶虫、稻飞虱,要及时发现、及时用药扑
  火
  (吴浩源)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吴浩源
责任者

相关机构

广东省农科院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