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尝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16982
颗粒名称: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尝试
并列题名: 三水县黄竹坑村稻田组承包全村稻田
分类号: F327
摘要: 1986年,三水县河口区黄竹坑村实行以工补农,促进粮食生产专业化的新尝试。
关键词: 农村 经济 体制

内容

本报讯 三水县河口区黄竹坑村从今年开始,全村稻田由本村二十三位农民组成的稻田组承包。这是实行以工补农,促进粮食生产专业化的新尝试。
  黄竹坑村共有劳动力一百二十人,水稻面积三百四十亩。以前几年,这条村的水稻由集体耕种,工副业实行专业承包或定额到组,超产奖励。由于工副业人员的收入比耕田人员高,影响了群众耕田的积极性。去年冬,有人提议把稻田按人口、劳力平分到各家各户,但村党支部和村委认为,把稻田平分到各家各户,虽然可以避免务工人员和务农人员在分配问题上的一些矛盾,但却不利于粮食生产走向专业化,不利于巩固、发展集体的工副业。为此,在充分发动群众进行讨论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把全村三百四十亩稻田给本村十六户二十三位农民承包。其户数占全村总户数的六分之一,劳力占全村总劳力的五分之一。
  为了鼓励稻田承包组积极搞好粮食生产,该村还作出如下规定:一是将原来集体的十多头耕牛、两台手扶拖拉机、两个肥料仓以及集体的厕所、晒场,分配给稻田组使用;二是每亩稻田给予一百元贷款,利息由村支付;三是今后四年无论该村收入如何,均以每担三十元优惠价全部收购稻田组所产稻谷;四是如果该村人均集体分配达到八百元,每增加五十元,稻谷收购价每担增加一元。
  据黄竹坑村领导人介绍,实行粮食生产专业承包,有以下好处:
  首先是有利于实现粮食生产专业化,可以腾出大批劳动力从事工副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该村过去种水稻占去全村一半劳力,如今只要五分之一即可,腾出的劳力转向从事汽车运输、塑料厂、果场、花卉场、渔苗场、鹅场的工作。
  二是有利于实现耕田机械化。一家一户耕作要实行机械化困难比较多,而实行粮食专业化生产后,生产有了统一规划,土地连片,犁耙、除虫、杀虫、运输、收割、脱粒可逐步实现机械化,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据匡算,稻田组的二十三位农民,今年可获得约十万元收入,每个人的纯收可在二千元以上。
  由于实行粮食专业化生产,黄竹坑村今年早造插秧比以往提早了七天,而且一开始便加强了管理,目前禾苗长势良好。
  (梁文启、黎永威)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梁文启
责任者
黎永威
责任者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