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16622
颗粒名称: 政府工作报告
并列题名: 一九八六年四月八日在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分类号: G210
摘要: 一九八六年四月八日在佛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关键词: 会议 政府工作报告 卢瑞华

内容

各位代表:
  我代表佛山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
  一、第六个五年计划执行结果和一九八五年工作情况
  这次会议,是在刚刚结束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跨进第七个五年计划之际召开的。令人振奋的是:我市第六个五年计划(经我市八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正式通过)在全市人民的努力下,已经化为现实,执行结果比原来设想还要好。“六五”计划最后一年,即1985年,在国家加强宏观控制的形势下,我市不断探索坚持改革和搞活微观的路子,既坚决执行了中央加强宏观控制的措施,而国民经济又没有引起大的震动和停滞,仍然取得持续、协调、稳步的发展;工作难度较大,成绩得来不易。现将主要情况分述如下:
  (一)第六个五年计划和一九八五年计划规定的各项经济指标,已较全面地完成和超额完成
  工农业总产值:“六五”计划要求最末一年达到72.53亿元,执行结果1985年达107.96亿元,“六五”期间的增长幅度,原计划要求平均每年递增12.1%;实际执行结果,平均每年递增21.4%。其中,1985年比上年增长29.07%。这样的增长速度无疑是很高的,但它主要是建立在我市生产力的扩大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上的。据有关部门几年来测定:我市每增加一亿元固定资产,一年可新增工业产值2.5亿元。“六五”期间的前四年,我市通过引进、更新改造和建设新厂,共新增固定资产17.84亿元。19 85年的工业产值,由1980年的25.33亿元,跃增为77.16亿元,净增51.83亿元,这是经过积聚力量之后形成的,是健康的、合乎规律的。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六五”计划要求最末一年达到27.33亿元,执行结果,1985年达到34.15亿元,超过计划24.9%;原计划要求1985年比1980年增长101%,实际增长了1.4倍。这反映了我市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商品丰富,市场繁荣。
  财政收入:“六五”计划财政预算收入要求最末一年达到5.11亿元,执行结果1985年达到6.16亿元,超过计划20.5%;原计划要求比1980年增长37.7%,实际增长了65.4 %,这反映了我市在生产发展的同时,经济效益是同步增长的。如再加上近几年来政策允许增加的地方财政预算外和企业留成收入,财政状况更是可喜的。
  外贸收购总值:“六五”计划要求1985年达到11.9亿元,实际执行结果为11.13亿元(计划价),未能完成计划要求;原计划要求比1980年增长81%,实际只增长68.6%,这反映了我市在建立外向型经济方面碰到较多困难,进展不够理想。
  (二)全市工业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一批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开始享有信誉
  “六五”期间我市工业狠抓技术改造,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使全市工业技术设备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其中纺织、陶瓷、塑料、电子等行业已多数经过更新改造;家用电器、食品等行业不少厂企也引进了较先进设备。“六五”期间,全市有一大批产品适销对路、质量高、盈利大、效益好的企业(或生产线)建成投产,使我市工业生产具有较厚实的基础。如佛山涤尼织染厂,使用了国际纺织行业先进的喷水织机设备;中山洗衣机厂生产的威力牌洗衣机质优价廉,已在全国树立声誉;顺德容奇电冰箱厂经国家鉴定产品性能在全省全国居于前列;石湾利华装饰砖厂把引进的彩釉砖生产线加以消化改造,耗能率低于原设计水平,推动了我市陶瓷业全行业的技术改造,产品大量增加,供不应求;三水易拉罐厂建立了国内第一条易拉罐生产线;还有佛山塑料一厂的拉伸薄膜生产线,中山玻璃厂的玻璃马赛克生产线,佛山无线电三厂,中山镀锌水管厂,南海中南电脑厂,顺德桂洲风扇厂,顺德裕华风扇厂,顺德龙江啤酒厂,三水饮料厂的健力宝生产线……等等,它们都运用较先进的设备,生产出拳头产品,各自在不同程度上饮誉省内外,为我市争了光,反映了我市工业素质的提高。
  从设备更新的状况,也看到我市工业素质的变化:据1980年初我市经委系统对企业生产设备的排队,当时有70%的设备是属于四十、五十年代水平;属七十年代水平的仅占0.7%。二轻系统企业及社队企业的技术设备水平更低。1985年初,经委系统再次排队,五十年代以前的老、旧、残设备已基本被淘汰,属于六十年代水平的占46.7%,属七十年代水平的占42.4%,属八十年代初水平的占10.9%, (85年底更上升到14%以上)。由于工业素质有较大提高,多数老产品升级换代,新开发的产品大量增加。1984—1985两年,全市新开发的工业产品达五百多个,创新花色品种达六千九百五十多种,其中属填补国内空白的达三十八项,填补省内空白的七十九项;几年累计,创省优质产品达250个,全市优质产品率为8.98%;其中获国家金质奖3个,银质奖12个,另金杯奖1个,银杯奖3个;部优质产品45个。工业产品的结构已有较大改善,适销对路的、高档次、高质量、高效益的产品大幅度地增长;大部分产品一投入市场就受到省内省外消费者的争购。这说明我市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三)农村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多层次经济得到全面发展,生机勃勃
  “六五”期间我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承包责任制,在推行和实践几年之后,已日趋完善。在这基础上开始的农村第二个周期的改革,即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开局很好,经济效益显著。目前,我市农村产业结构的三个层次,都趋向布局较合理、经济效益较高的方面发展。第一个层次,是种植业的调整,许多乡村已由原来单一化搞水稻,转为注意发展经济作物。五年间经济作物面积由1980年的93.9万亩增加为107.9万亩,净增14万亩。尽管粮食由于面积缩减, 1935年粮食产量25.3亿斤,比1980年减少了1.92亿斤(减幅为7%),但“六五”期间年平均粮食产量仍达26.2亿斤,全市每人平均746斤,基本可解决五粮需要,而商品生产的优势则得到较好的发挥。第二个层次,是“大农业”的调整,农村的人力、财力、物力,从传统习惯投向于纯农业,更多地转向林、牧、副、渔四业。一批外向型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已开始建立;目前,建成和正在筹建的有36项,包括特种水产、珍稀禽畜,花卉作物等等。我市林牧副渔四业的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已由1980年的45.6%, 1985年增长为70.3 %。第三个层次,是发展农工商一条龙的经济体系。区乡村层层办企业,乡镇企业成为一支崛起的新军,相当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领域,进入第二、第三产业;其中进入区乡村企业的劳动力达37.5万人,农民从事自营工、商、服务、建筑业的约27万人,两项合计已占农村劳动力的49.2%。全市区乡村户第二、第三产业的总收入,1985年达55.9亿元,比1980年增长了11.6倍,比1984年增51 %。
  如上所述,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农业结构三个层次的调整,使农民的积极性和农村的生产潜力大大发挥。198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已达30.8亿元(不包括区镇企业产值),超过“六五”计划指标27.5%,比1980年增长96.7%,接近翻了一番;比1984年也增长了12.6%
  (四)初步建立起开放式、多渠道、少环节、城乡畅通、纵横联系的流通网络,有力地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
  “六五”期间,冲破了原来按行政区划、行政层次统一收购和供应商品的旧的流通体制。开放式、多渠道、少环节的新型流通体制已初步形成。目前我市国营商业部门在跳出了过去主要依靠一、二级站供货的框框之后,已同二十多个省市的三千五百多个工、农、商、贸企业单位,建立起购销、代销、联销或联营关系。1985年国营商业从市外挂钩单位直接采购的商品达9.4亿元,为1980年计划外采购数的4.57倍。国营商业很好地发挥了流通主渠道的组织货源、丰富市场、平抑物价等方面的作用。供销社、食品、水产等财贸部门,也千方百计同外地各省搭桥拉线,组织农副产品远销,以及采取扩大储存等办法,提高农副产品产值,增加生产者收益。1985年我市塘鱼的大幅度增产的情况下,财贸部门努力组织南鱼北运,远销东北和京津等地的塘鱼达24万担。“六五”期间,我市城乡个体工商业户迅速发展,到1985年底,全市城乡个体工商业户53043户93121人,比1980年增加了十六倍。销售(营业)额3.7亿元,占我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0.8%,这批个体工商业户已经在活跃城乡经济,疏通商品流通,促进生产发展,方便人民生活等多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流通领域中确实成为国营和集体商业的必要补充渠道。
  为了适应商品生产迅速发展和流通体制改革的需要,“六五”期间,全市由地方和工商部门投资2334万元建设集市市场,新建市场72个,面积达27.9万平方米,相当于原有市场面积的4.35倍。目前全市共有大小集市市场207个,比1980年增加了53 %,其中包括新开拓的一批日用工业小商品专业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稻谷、三鸟、种苗、花木等专业市场;形成了综合与专业结合,大、中、小市场结合,城乡贯通的集市贸易网络。我市大多数集市已由过去仅是农民调剂余缺的场所,发展成为有农、林、牧、渔业的场站企业、专业户、个体商贩、集体企业和国营商业,供销社等多种经济成分参与,进行商品交换、调节和竞争的场所。由于新建和扩建了大批市场,改善了群众交易条件,增强了商品集散能力,有助于加速商品流通,对商品生产是有力的促进。
  (五)投资环境已有较大改善,对外经济活动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内向型经济朝着外向型转变的工作已经起步
  为了建设外向型经济,以及把佛山城区、石岐及各县城建设成为开放型的、多功能的城市,几年来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作出较大努力,效果显著。一是改善交通条件,“六五”期间广珠公路在我市境内的四座大桥,广海南线的龙江大桥,佛山大桥及与之配套的过境公路,中山石岐大桥(扩宽工程),还有一大批地方公路,均已相继建成;另有五座桥梁正在动工兴建。其中,1985年是历年来增添车船、兴建桥梁和修筑道路最多的一年。二是改善邮电通讯条件,全市电话装机容量,由1980年的15745门,增为4873 0门,增长2.1倍,其中,单是1985年就比上年跃增51.9%;长途电话线路,由1980年的182路,增为491路,增长了1.7倍。南海、顺德两县成为全国第一、第二个实现农村电话自动化的县。三是加强能源建设,扩大供电、供水能力。全市参加省的集资办电共投资9600万元,同时,城区及各县又引进一批柴油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15万千瓦,分别在1985年冬和1986年夏季全部投产发电后,全市供电量将增加30 %城区和各县城还普遍扩建了自来水厂,日供水量比1980年增长了2.4倍。四是城镇建设取得较大成绩,城镇的市容面貌显著改观,“六五”期间,全市各级地方财政在留成和预算外资金中投放6100多万元,用于城市建设。城市道路、下水道和各项公共设施的建设都有较大的发展,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取得较大的进展,城乡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五是建成了一批口岸,全市口岸点由1980年的20个,现在增至25个,包括开放口岸两个,装卸点九个,起运点十四个。其中开放口岸中山港通航头十个月,就营运旅客21万人次,创汇14 68万港元。
  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大大增强了我市对外开放和外引内联的吸引力。利用外资金额一年比一年大幅度增加,1980年底以前,我市利用外资累计仅3168万美元,而1985年一年就吸引利用外资1.42亿美元。“六五”期间累计,全市利用外资(实际投入使用金额)共达3.96亿美元,为1980年的17.7倍;引进了工业先进设备12万台(套),工业生产线170条;引进农业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设备24项。另外五年来华侨港澳同胞赠款赠物支持我市建设,共达5亿多港元,其中,1985年占1.2亿港元。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开阔了我们的思路和视野,提高了我市工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强了生产能力,而且经济效益很好。据市外经委对已投产的引进项目进行测算,每引进一美元的先进设备,投产后每年可增加产值10.9元,增加税利1.96元。其中,1984年引进,在1985年竣工投产的项目,就使我市1985年增加工业产值11.3亿元,占当年净增产值的55.9%。
  由于引进了新技术,我市一批新工业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同时通过到国外(如美国、法国、斯里兰卡)和港澳去办企业,使我们的对外经济活动跨出新的一步。
  我市在“内联”方面也显示出较强的吸引力。初步统计,全国已有15个省市107个单位前来我市开办企业,连同省内、市内各单位或个体户,交叉进入我市各城镇开店、办第三产业的,共达2176家47000人。我市各单位也派出3000多人到内陆各省市办店、设厂、办商品基地,这构成了强大的横向流通网络,有力地促进我市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同时,外地企业、商品大量进入我市,给本地企业带来自我改造的紧迫感,有力地促进我市企业提高素质和改善经营管理,促进产品更新换代。
  (六)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新成就,社会公德和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由于几年来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同时并重、两手齐抓的方针,已初步摸索和创造了一些适应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并且有效地显示了经过改进以后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全市人民对祖国四化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人们视野开阔了,思想活跃了,城镇职工逐步出现奋发向上、为四化学本领的新风尚;广大农民亦形成富了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为四化建设多作贡献的好风气。1985年全市城镇有十二万七千多人参加各种业余文化技术学习;农村有八十三万人次参加各种业余文化技术培训班。人们的社会公德有了提高,1985年全市有五千多个学雷锋小组,有十一万多人参加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全市城镇1985年举办过“为您服务”集市五百多个,为十多万人做好事。在农村统计,有96%以上的五保户、困难户得到共青团员和青年服务队的包干服务;还有数以千计的助耕队,农忙季节为军烈属和困难户助耕助种。团结互助、邻里和睦、扶贫帮困、敬老爱幼的新风进一步发扬。建设文明村镇的活动日益深入,促进了农村环境面貌的变化,出现了一批卫生整洁、道路平坦、环境优美的乡村。全市农村有207个单位在1985年度分别被省、市、县命名为文明单位。
  社会风气好转的另一个标志是社会治安稳定。城乡社会治安经过综合治理,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1985年全市刑事发案率已基本控制在总人口的万分之六以内,其中重大恶性案件明显减少;杀人案比上年下降55.6%,伤害案下降34.6%,流氓聚众、明火执仗的团伙案已很少发生。曾经在局部地区一度出现的传播淫秽录像、嫖宿卖淫,以及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经过严厉打击取缔,已大大减少。全市大面积地区的社会治安是稳定的。国庆节、春节等重大节日,全市都没有出现重大治安事故,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1985年8月在我市举行的世界杯乒乓球赛,群众表现出的文明礼貌、遵守秩序、清洁卫生等良好风貌,受到国外舆论好评。
  (七)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事业有了新发展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起步,我市开拓技术市场开了个好头,使更多的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应用于各行各业生产。我市在1985年年底举办的面向全国的技术招标洽谈会,探索了科技和经济相结合的途径,受到国家和省的肯定,省政府还予以通报推广。该次技术招标洽谈会,把我市开发新产品和消化吸收引进设备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向全国公开招标,京、津、沪、穗八十多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军工企业,应邀前来我市应标,签订了八十五项协议和合同;他们还带来了三千五百多项科技成果和信息,为一些没有列入招标项目的技术难题提供解决途径。我市还着手建立一批从科研到生产以至经营一条龙的大跨度的联合体,例如同航天工业部联营的佛山科技开发中心,将从国外引进高级技术,制造高精尖产品返销海外。在农业领域,建立一批科研同生产结合的科学实验场。
  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很好。“六五”期间,我市各级地方财政留成和预算外资金共拿出4300万元用于教育事业。全市1983年已实现了普及小学教育。1985年市区和各县城达到了普及初中教育的基本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较快,而且同我市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一个门类较多,布局较合理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包括有幼儿师范、服装设计和加工、食品加工、化纤纺织、会计、英语和日语旅游专业等新门类。1985年职业中学(包括农中)招生人数,已占当年高中招生人数的47.3%,比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我市的成人教育也居于我省先进水平。
  文化工作:“六五”期间由于采取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以及采取多种经营方式,使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得更快。群众文化·娱乐网点增加,节假日群众文化活动更加活跃。“六五”期间,社会上新兴办的音乐茶座、舞厅全市共52间,桌球室447个,由于加强管理,多做引导工作,目前活动都比较正常和健康,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城镇的业余体育活动活跃,学校体育进一步加强,农村体育活动也正在扩大。全市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达68万人,体育竞赛取得优异成绩。我市运动员在参加全国、全省各类运动竞赛中,名列前三名的有37项。由我市输送到省和国家队的运动员,1985年夺得了四个世界冠军,打破了两项亚洲纪录。有四人参加了中国奥运会代表团,出席世界奥运会。我市顺德龙舟队在大洋洲和港澳国际邀请赛中,勇夺四项冠军,誉满全球。我市承办第六届乒乓球世界杯赛获得圆满成功,开创了我国中等城市承办世界性体育比赛的先例。
  卫生工作有新发展。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条件有较大改进。全市“六五”期间新增医院三间,新增卫生院10间,新增病床1294张,比原有病床增加19%。各医院、卫生院在增添设备、仪器,提高诊疗手段的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医德教育,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取得明显效果。医院管理正逐步实现“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同时努力落实便民利民措施,包括发展家庭病床(1985年保持开设家庭病床1795张,相当于医院现有病床的25.8 %)实行24小时应诊制,节假日不停诊,以及增加医疗服务网点等,群众就医难的问题已有很大的改进。基层预防保健网逐步健全,全市传染病发病基本得到控制,未出现大的流行病症。食品卫生法自1983年秋季实施以来,全市食品卫生状况已有好转。爱国卫生运动我市一直保持多年的良好传统,1984年在全省16个城市卫生检查评比中再次名列前茅。
  计划生育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了抓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工作,实行“两种生产”一起抓,坚持思想教育为主、经常工作为主、避孕为主的方针。“六五”期间全市共出生二十九万七千七百五十人,年平均自然出生率为16.95‰,自然增长率为11.3 3‰,较好地完成人口控制计划,平稳地通过了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的周期性影响,被评为出席全国计划生育“双先会”的先进集体。
  (八)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
  随着经济全面迅速发展,经济效益提高,全市城乡群众收入也不断增加。1985年我市城镇职工家庭每人平均收入已达1087元,比1980年增长99.5%,比1984年也增长了17.3%;农民每人平均收入为934元,比1980年增长1.5倍,比1984年增长17%。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城镇居民收入“六五”期间实际增长46.2%,农民收入实际增长83.6%.
  城乡群众的居住条件已有较大改善。“六五”期间,城镇新建住宅竣工面积达505.33万平方米,1985年底全市城镇居民每人平均居住面积达7.5平方米,超过了国务院提出的到1985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平方米的要求;农村五年来新建农房1460万平方米。
  五年来,全市安排劳动就业14.3 5万人,除个别圩镇外,居民就业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由于生产发展,群众收入提高,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不断增加。1985年底,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27.8亿元,比1980年增长了5.22倍,全市每人平均储蓄存款达771元。
  综上所述,“六五”计划期间,特别是1985年,全市取得的成就确是令人鼓舞的。但是又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存在着一些缺陷:(一)在国家加强宏观控制的情况下,如何把微观经济搞活,如何从外延扩展为主,转到内涵挖潜发展为主?我们不少干部在思想上和工作上还没有完全适应这个转变。(二)在发挥市带县新体制的作用,以城市带动农村,加速农村经济现代化的进程,这个新课题方面,我们的工作还做得不够理想,同时有些部门,对市带县的观念比较淡薄。对于运用城市的经济力量,建立为农业服务的第二、第三产业,以及组织工业向农村扩散,特别是向经济结构比较单一的区乡扩散,还缺乏统一规划和强有力的指导。(三)我市农业生产,基本上仍停留在落后的传统技术水平上,建立在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基础上。农业的技术改造进展缓慢。在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方面,农业占的比重极少。对农业的投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农副产品基本上仍停留在初级、低档的层次,在港澳和海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还很弱。贯彻落实“贸工农”方针,建立外向型农业,还要做大量工作。(四)精神文明建设比较薄弱。有的单位、有的同志,在认识上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方法上,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缺乏说服力;对薄弱的单位,没有及时指导,向他们推广成熟的经验。当然这主要是市的责任。由于精神文明建设比较薄弱,因而要达到社会风气根本好转还要做大量、艰苦的工作。
  二、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奋斗目标和一九八六年的几项工作
  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七五”计划的奋斗目标是:在1990年以前,争取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要为经济体制的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要加强重点建设,加强技术改造和智力开发,为今后的经济大发展增强后续能力;要使人民生活继续有所改善;中央领导同志要求佛山成为全国首富之市、首文之市,省委也期望佛山市要继续保持走在前头,起个样板作用。这大大加重了我市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因此,我市制订第七个五年计划的要求是:到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提前十年翻两番,甚至更多一些,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主要指标是:
  工农业总产值:1990年达到182亿元,比1985年增长68.6%,年平均递增11%;其中,1986年达到122亿元,比1985年增长13%。
  工业总产值:1990年达到139亿元,比1985年增长80%,年平均递增12.5%;其中,1986年达到88.7亿元,比1985年增长15%。
  农业总产值:1990年达到43亿元(含乡村工业产值24.5亿元),比1985年增长39.6,年平均递增7%;其中,1986年达到33.3亿元,比1985年增长8%。
  国民生产总值:1990年达到109亿元,比1985年增长76%,每人平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2856元,按外贸换汇率计算,已超过800美元,提前十年达到中央提出的小康水平。其中,1986年达到70亿元,比1985年增长13%。
  国民收入:1990年达到84亿元,比1985年增长65.5%;其中,1986年达到57亿元,比1985年增长12%。
  外贸出口创汇:1990年达到6亿美元(包括三来一补及三资企业的创汇),比1985年(3.81亿美元)增长57.9%。其中,1986年要达到4.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5%。
  财政收入:1990年达到8亿元,比1985年增长29.8%;其中,1986年达到6.5亿元,比1985年增长5.5%。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和农村农民每人平均实际收入,每年分别递增7%和9%。
  围绕着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点和实施计划的战略,将由市计委向大会作专题报告。
  这里拟对一九八六年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及要抓好的主要工作,提出下面几点意见:
  (一)指导思想要明确坚持开放、改革,不走回头路
  我们“六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成绩主要来自改革,要实现“七五”计划更加要坚持改革。对改革、开放、搞活,丝毫不应动摇。有极少数同志,对改革、开放,有两种不同的疑虑。一种是怀疑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他们看到有些地区、有些工人、农民或个体户生活先好起来,而且比较突出;而另一部分地区、另一些人摆脱贫困的步伐比较慢,就担心这是两极分化,对出现先富后富的差别问题看得严重了一些。他们没有看到,正是让部分人先富,这几年人民生活才可能得到明显的普遍的提高。他们看到价格改革的措施出台后,一些物价有所上升,就担心影响人民生活的改善,而未有认识开放价格的结果,是促使各种农副产品和各种小商品生产增加,保证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实际上,人民收入的增长、生活的改善速度大大超过了物价的上升。他们看到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就担心会丢掉党的优良传统,丧失我党的优势;而未看到党和政府正在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健全法制,完全有能力有把握逐步端正党风和改变社会风气。
  另一种疑虑和担心同上述相反:他们认为改革、开放已给国民经济带来生机勃勃,并已给人民带来了改善生活的实惠;但他们认为现在加强宏观管理是“转风”,方针是“收”不是“放”,担心以后难以取得较快的发展。这种担心,也是片面的,没有必要的。
  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国坚持改革,坚持开放、搞活的政策,今天没有变,而且将来也不会变。因为,最根本的原因是:改革、开放、搞活是合乎国情,顺乎民意,符合人民利益的;开放、改革已经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决不是权宜之计。这样的政策如果改变了,人民绝不会答应。今天,只有坚持改革,坚持开放、搞活的政策,才有出路,倒退是没有出路的。同时,现在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强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调采取有力措施,完善宏观控制管理,也丝毫不意味着要“收”,恰恰相反,这是为了保证改革、开放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地发展。
  (二)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路子,把“数量型”经济转变为“质量型”经济
  跨进第七个五年计划,我们经济工作的着重点,要由过去偏重于经济发展速度,转到着重讲求经济效益方面来。这个转变,按照经济理论界人士的提法是:要把“数量型”经济,转变为“质量型”经济。数量型经济的特点是:单纯追求产品数量,而不管产品质量是否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爱好。它是我国过去长期商品不足,供不应求,形成的一种经济格局,即使产品质量低劣,花色单调,也销售得出去。现在我们的经济已逐步进入买方市场的新阶段,再不能停留于过去那种落后的经济格局,必需迅速组织一系列转变,促使经济由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
  我们的干部要真正懂得:过去那种数量型经济,实质是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经济,是浪费社会资源的经济,是没有竞争力的经济;对一个地方、一个企业来说,它还是自毁信誉、自我萎缩的经济。要看到目前市场竞争,不仅在海外市场,而且在国内也十分激烈。产品质量如何,不仅关系到每个企业的存亡,而且关系到四化建设的成败。因此,抓生产一定要树立把产品质量摆在第一位的观念,而且,还要有雄心壮志,让我们佛山市的产品,都成为高质量的产品,拿到省内外、国内外,都享有信誉,使人刮目相看。
  要抓改造经济结构,扶植新的产业,组织旧的产业转向,特别是乡村工业,要使他们从产品落后、产出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的部门,向先进的、高效率的部门转移,向能够为国内和国外市场提供“高、精、尖、稀、优、偏”产品的生产部门转移。要继续抓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技术基础,来保证产品(包括服务)的优质化。还要抓制度,加强质量检验机构,健全质量检测手段,进一步完善和制定产品质量标准,严格按照质量标准组织生产;要层层把好质量关,坚决执行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出厂,不得计算产量、产值的规定,要使用经济法律手段来制止违反规定弄虚作假的恶劣做法。要推动所有企业,包括乡村企业都建立起质量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三)进一步振兴农村经济
  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且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日益向农业提出更高的要求〓继续强化农业这个基础〓是全局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无工确实不能富,但无农也确实不能稳,要防止强调一个侧面,丢掉另一个侧面。要使农村经济逐步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多种产业互相结合、协调发展的综合型产业结构。
  要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加速进行农村的第二步改革。乡镇企业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是使农民长期富起来,建设现代化的乡镇,以至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
  要大力振兴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包括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地力;以推行良种化为中心,加快农业技术改造,带动栽培、饲养技术的改进和机械化的发展。
  要在基本稳定粮食产量的前提下,继续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发展林、牧、副、渔各业,同时建立农业服务体系;总的主攻方向是:优质、高产、高生产率和高效益。这里多谈一下建立农业服务体系问题。农业不建立社会体系。就只能停留在小商品生产的水平。今后国家对农业的领导,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通过加强社会化服务来实施领导。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多样化来兴办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组织,逐步形成农业服务体系。开始可从六个方面着手:(1)搞机耕、水利、植保等项目的服务,向农民提供分户经营所必需而农户本身又力所难及的服务;(2)运用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机能,组建专项服务企业,如甘蔗生产服务公司、禽畜服务公司、会计服务公司等等。(3)建立种苗、饲料、加工、冷藏基地,以基地为中心,向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4)发挥供销社、信用社的职能作用,使供销社真正成为农副产品流通主渠道,信用社真正成为农村金融中心。(5)引导农民建立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让从事同类项目生产的专业户互相交流技术、促进产销,开展服务。(6)扶持和发展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户,引导他们同专业户挂钩,代办供销或者联营、联合,充分发挥他们在搞活流通,采购生产资料和贩运推销农副产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总之,要扎扎实实地做工作,促使我市农村尽早形成以国营经济为主导、合作经济为主体、有成千上万服务专业户参与的社会化服务网络,推动农村经济加快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按照省政府提出:“十年绿化广东”的要求,要加强我市城乡绿化工作,加快造林绿化速度,美化、绿化、净化环境,保护水土。
  (四)大力发挥城市的多功能作用,发展横向经济联合
  要密切城乡关系,发挥城市的多功能作用,把市带县体制的优越性发挥出来。市带县的体制是根据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需要建立起来的,目的是让城市推动周围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前一段我们在运用城市带动农村方面,抓得不够突出,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城市工作,包括佛山城区、中山石岐、以及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县城,指导思想要有一个大转变,要由单纯追求本身工业产值的增长,转变为考虑如何为周围地区特别是农村更好地提供服务;首先把城市流通中心的作用发挥出来,让周围农村和小圩镇的商品在集散交换过程中,能够经过最短的线路、最少的环节、最省的费用,完成由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取得商品流通的最佳效益。围绕这个要求,城市要促进交通邮电通讯业、科技、信息情报、广告业、金融业、经济管理(会计、律师)、批发仓储、货栈、旅店、饮食、零售,以及文化、教育等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给水、排水、园林绿化、输电供气等)以及其他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公用设施的建设;还要继续加快住宅建设,改善居民(特别是困难户)居住条件。而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兴旺,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城市本身也将得到进一步繁荣,城市的多功能作用将进一步发挥,它带动周围农村发展的能力也就更强。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形成城乡结合综合发展的经济格局。
  “七五”期间,我市要着手考虑市域、县域城镇布局规划,使规划适应市带县的新体制,鲜明地体现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体现中心城市与小城镇的网络关系,体现小城镇在市域(县域)范围内的“纽带”、“桥梁”作用,并合理布局一个不同等级、分布均匀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
  为了使市带县工作跨出新步子,我们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加强城乡联系;首先,市属机关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同农村的县、区、乡建立挂钩联系,倾听他们的意见,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对挂钩单位的经济发展方向和措施出些点子(但不是指挥),作些扶助(但不是包起来)。其中,经济工作部门(计委、经委、农委、外经委、财政及其所属单位)应该到人平收入低于500元、经济基础较差的地区挂钩。局以上单位同区挂钩,科级公司分别同一、两个乡挂钩。通过挂钩联系,努力支援这些经济较落后的区乡发展商品生产;帮助它们建立和发展乡村企业;尽量把能够扩散到农村加工的产品或零部件,优先让给它们加工;帮助这些边远区乡到城镇建立推销产品的门店、代销点、代销专柜等销售网点。此外,城市工业部门以及区乡企业局要专门研究如何帮助区乡发展为农副产品进行加工增值的工业,特别是食品工业。
  (五)贯彻贸工农方针,扩大对外经济活动的领域,发展外贸出口
  贸工农方针是赵总理根据珠江三角洲特点提出来的一条发展经济的新路子。尽管难度很大,但我们一定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去落实。贯彻贸工农方针,发展外向型经济,要以发展外贸为突破口。外贸出口发展得快,可以带动整个经济振兴,把工业搞活、农业搞活。因此,抓外贸发展是一件大事。外贸出口的发展要提倡高速度。
  迅速扩大外贸出口的主要措施是建立和办好一批外向型厂、场、企业,使它们逐步成为专业化、现代化、系列化的商品生产基地。特别是农副产品的出口,尤其需要建立基地。要以承担最后加工工序的企业为龙头,按照国际市场对该种商品的质量标准要求来组织生产,组织和联系周围的农户,统一采购和供应种苗、生产资料,确定规范化的栽培、饲养技术,做好产中的技术指导和产后服务;收集产品时采用现代化检验手段,把好产品质量关,按国际标准进行产品加工、分类、包装、贮藏、运输。
  兴办上述这样的商品生产基地,为了适应当前的体制,要提倡纵横联营,包括让主办单位同本系统的企业、外贸企业、科研单位联营;同基层生产单位、专业户,以及供销社等流通部门联营。这样,可以把技术、生产安排和销售渠道搞通,还能利用多渠道的资金、人力、物力,利用综合的力量,取得较大的效益。
  要扩大对外经济活动的领域,发挥我市侨乡关系众多的优势,到海外去搞贸易、办企业,设立一批据点。要改变过去外贸工作全靠等客上门的做法,把对外贸易的触角伸到国外,开辟新的销售渠道,建立新的推销网络,让我市产品在海外占领更多市场。要发展旅游事业,吸引更多国外游客。要开发劳务资源,把我市的烹饪、园艺、建筑、种养等技艺,作为劳务出口的突破口,并到海外去搞工程承包。总之、用多种办法争取更多外汇收入。
  要重视侨务工作,狠抓侨务政策落实,要大力开展国外侨务工作,关心华侨,广交朋友,联络乡亲;要为华侨、港澳同胞回来投资提供良好条件,积极发动和扶持归侨、侨眷在国外亲人帮助下发展生产,加快侨乡两个文明建设。
  (六)抓紧解决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保证经济协调发展和有足够后劲
  能源不足,交通和邮电设施落后,原材料工业薄弱,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能源方面,据匡算,1985年对我市的供电量,仅达到我市需电量的三分之二,缺电量高达三分之一。去年引进的一批“小火电”,共约15万千瓦,已有部分竣工投产,对其余的要继续抓紧安装调试力争五一节前全部投产。这批小火电投产后,电力不足的矛盾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缺口仍然很大,因此计划用电、节约用电的工作丝毫不可放松。全市工业系统在电力供应上要继续执行保计划、保出口、保大户、保轻工市场的原则,并继续狠抓节能降耗工作,广泛开展节油、节电、节水活动。电耗率、油耗率、煤耗率要分别要分别比1985年降低3、4、5%。
  根据国家最近决定开发利用海南岛莺歌海天然气田,向广州、深圳供气的计划,我市准备予以积极响应和配合,把推广使用天然气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这项计划的实现,以气发电,以气代煤,将使我省、我市能源不足的矛盾有所缓和,同时它还可解决工业和居民烧煤造成的污染,显著改善城市环境;运送煤炭的运力解放出来,有助于加速商品流通;此外,使用天然气还能方便群众生活,减轻家务劳动;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市府决定成立佛山市天然气供气公司筹备处,在进一步作出可行性研究后,制订全市普遍使用天然气的计划,同省签订协议,着手筹建输气管线,力争1990年元旦以前,开始对我市工业和居民生活供应天然气。
  交通方面,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市机动车增加了3.3倍(由2.1万辆,增至9.1万辆)但通车公路(连同地方公路和专用公路在内)只增加34%,公路基础设施的发展也较慢,同形势需要相比差距较大。水路交通设施的发展更加缓慢,成为整个交通事业中最落后的领域,同我市水乡特点很不相称。当前公路交通要抓紧完成广珠公路改造扩宽工程,普遍提高公路素质;配合有关部门,加快完成五座大桥(九江大桥、西樵大桥、西安亭大桥、均安大桥、南头大桥)的建设;整顿交通管理体制,提高公路通车能力。水路交通要在作出发展我市航运的中长期规划的同时,当前先抓好东平水道、陈村水道整治,增添码头、港口设施,包括抓紧佛山港的建设和开通,大力提倡发展民间水运。要大力开展联合运输服务,提倡开办水、陆联运,以及铁、公、水、航空联运(当前应重点先抓佛山、小塘、中山港的铁路、水路、公路联合运输),交通部门还可以开办代客提货、购货、销售等多种服务项目,既方便群众,又壮大自己。
  邮电通讯设施方面:加速完成佛山~顺德~中山2.6万门大程控电话和广州~佛山全国首条光导纤维通讯工程的建设,增加城市电话和农村电话的装机台数。邮政通讯逐步从人工操作,向半自动化、自动化发展;电讯通讯方面,长途电话从人工接续为主,转向自动交换为主,网络技术从模拟通讯为主,转向数字程序通讯为主。
  原材料工业方面:鉴于我市工业原料奇缺,建立原材料基地的视野要放到市外、省外,要发展同内地原料产区的经济联合,旨在取得钢、铁、铜、铝、焦炭、重油、化工原料。凡属这类联合项目,市、县(区)、公司都要抱积极态度,牵线、搭桥、扶持、促进。
  (七)进一步发展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特别是我市,经济发展较快,必须全面注意科学建城,而科技工作又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要大力推广效果好、见效快的科技成果,把国内新技术向全市各行业扩散,特别是向乡村企业扩散。市内各科研单位和大企业的科研小组,要注意把科技研究同引进先进技术更有效地结合起来,加速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
  要象重视经济建设那样重视教育事业,要积极创造条件,在1988年实现普及初中教育,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制。要采取措施,尽快改变学校破旧面貌。要继续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结合我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增设专业门类,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使职业学校在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舆论中博得越来越高的评价,使职校与普通高中的招生比例,逐步达到六与四之比。“七五”期间要建成儿童福利中心。
  在重视培养人才的同时,要有计划地引进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要聘请市外、省外以至海外有真才实学的各种科技人才和经济管理人才到我市担任实职,或充当顾问。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更为重要,要爱惜人才,特别是对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要善于调动他们发挥专长的积极性。要鼓励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合理流动。到市内经济比较落后的县、区、乡企业担任指导。
  要继续发展文化事业,鼓励开展文艺创作,抓好群众文化设施的建设,健全和发展群众文化网,既要加强对社会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又要千方百计丰富群众文娱生活,特别是丰富农村的文娱生活。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创“全国体育先进县”活动,促进群众体育、业余训练、体育场馆建设,做好参加第七届省运会的各项准备,加速体育人才培养,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继续坚定不移地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同时进一步发展卫生保健事业,开展老年人的保健工作,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力争五年内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十一,1986省下达我市自然增长率为11.21‰,各地在发展生产、搞活经济中,千万不要放松控制人口增长的工作。要大力推行优生优育。继续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严格控制二胎,坚决杜绝多胎生育。继续深入开展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群众卫生运动,加强基层卫生工作,改善城乡卫生状况。要把改善生活环境作为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空气、水质、土壤的污染和噪音等公害的监测和防治,注意环境保护,保持全市城乡的良好环境。
  (八)突出抓好城乡的精神文明建设
  第七个五年计划,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并进的计划。要认识到: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就会受到破坏。我们在坚定不移地贯彻对内搞活、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政策的同时,又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和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和封建残余,反对和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为了使社会风气根本好转,我们要扎扎实实抓好几项工作:
  (1)继续坚持打击严重经济犯罪分子和其他严重的刑事犯罪分子,制止和取缔一切败坏社会风气的丑恶现象。特别是在城镇和交通沿线,要有力地打击重大流窜犯,重大盗窃、诈骗犯和严重的经济犯罪分子。
  (2)抓好城镇市容的整顿和城乡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城镇是国家和地区的橱窗。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市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新成绩,但是市容、秩序、治安还应该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管理水平。要全面推广去年我市已在部分城镇施行的“五位一体”综合治理制度,把治安、城建、交通、卫生、市容等方面治理进行通盘考虑,要以搞活流通,方便购销,方便消费,繁荣市场为前提,采取根治脏、乱、差的措施,妥善安排好个体摊档和农民进城摆卖的场地,力求城乡整洁、卫生、美观。
  要把已坚持了几年的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厂、文化镇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不但要村容厂貌好,还要思想风貌好,学习风气好,党团员骨干作用好,群众团结互助好。在文明单位建设中,要运用好民兵队伍的力量,按新时期民兵工作指导思想的要求,广泛组织和发动民兵参加“两个文明”建设,在对民兵进行战备形势教育,开展军事训练的同时,组织民兵搞好节假日和重大活动的执勤,协同有关部门维护社会治安,保障重要目标的安全。
  (3)建立和运用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和方法。社会经济各项管理工作归根结底还是指挥人。而指挥人,就要做到知人知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建立和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厂矿企业,以至农村、都要根据本单位的条件,办好墙报、黑板报、橱窗、有线广播、以及文化室、电视室、图书室、俱乐部。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善于围绕各个时期的任务,开展宣传,大力表扬好人好事。
  (4)健全法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需要把更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准则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法律成为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按照中央的部署,我市要求以三年半左右时间,完成向全市公民普及法律常识的任务。这是一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宏大工程,是同社会上的落后、愚昧、邪恶、犯罪作斗争的重大事业。1986年的重点,一是继续抓好市、县、区、镇直属机关干部的普及法律常识的学习,要学一门考试一门。二要在大、中、小学,上好法律常识和品德教育课。三是在城镇着重抓好二百人以上的厂企单位职工和街道居民的“普法”教育。四在农村先抓试点和培训骨干,要求组织乡长以上的基层骨干和乡镇企业干部先学。总之,要通过普及法律常识教育,有效地提高人民的法制观念,使人人知法守法,依法办事。
  各位代表!第七个五年计划,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个很重要时期。我市在“七五”期间,要实现提前十年翻两番、提前十年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任务光荣而又艰巨。今年是“七五”计划的第一年,我们要更加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做出良好的开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卢瑞华
责任者
卢瑞华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