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将军传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16615
颗粒名称: 许世友将军传奇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86年4月21日,佛山报刊登一篇连载小说许世友将军传奇第一章。
关键词: 连载小说 许世友 将军

内容

第一章
  巍巍嵩山耸立在河南登封县城北十五公里处。嵩山西面是郁郁葱葱的少室山。
  这一日午后三刻时分,一位老禅师从山下化缘回来,走到寺门前,用手轻轻击掌三下,“吱呀——”一声,庙门大开,庙中闪出一个胖乎乎的少年。
  这少年姓许,名世友。他并非佛家弟子,只不过是少林寺的一个小杂役。许世友是年方十三岁,上身穿皂黑短褂,下着一条藏青色的灯笼裤,在他那张方方的脸庞上,嵌着一双机灵的眼睛,眉宇间英气逼人。这少年手脚麻利,山里山外早已出名,自然这位禅师十分喜爱他。
  许世友公元一千九百零六年出生在河南新县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共有四个兄妹,他是次子。由于连年旱灾,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了度日,小世友八岁那年便来到少林寺作了佛门杂役。眼下是一九一二年秋。
  “该歇息了,师傅。”小世友深深打了一躬,柔气柔声地对师傅说。
  老禅师伸出手掌轻轻抚摩了一下小世友的头,双手倒背,径直朝后院走去。
  小世友惊喜得跳了起来。他知道,老禅师不是去寺院歇息,八成是去后院练功,身居佛门的少年,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家中的父母兄妹。这些年来,唯一使他聊以自慰的是能在这“拳禅一体”的少林寺里偷偷习功学艺。
  说起小世友的武功底子,那还是他五岁时候的事。
  童年时代的许世友,家里人口多,仅有三分耕地。他成天跟着父兄放牛、砍柴、拔草,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苦日子。那年代,军阀、豪绅鱼肉乡民,新县许世友家乡一带又是远近闻名的土匪窝子,兵匪勾结,闹得家家鸡犬不宁。村里的年轻人为了防身,都学有一点武术。小世友五、六岁时也跟着人家习刀弄棍,并且招数精湛,素有“小神童”、“小武神”之称。一天小世友和大哥许憨在田坡空地上打斗玩,许憨虽比小世友大四岁,打了七十个来回,许憨没有胜一场。他俩正打斗玩时,恰好被一位少林寺禅师路过这里碰见。老禅师一直看他兄弟二人打斗完,才悄悄跟在许世友的身后,来到许家。
  这是一个严冬的黄昏。愁眉苦脸的许母,头上围着一块又破又补的灰色披巾,眼中流露出乞怜和哀苦的神情。她听完了老禅师的一席话,不由蒙头痛哭起来。
  “哭什么呀?”许世友小时就耿直、爽快。他走到妈妈跟前说,“妈,我去了少林寺,可以有饭吃,家里也少了一张口,这不好吗?”
  妈妈无奈,只好从屋里拿出一件破棉袄披在小世友身上,双手紧紧搂住小世友。
  小世友告别了父母兄弟,来到了小林寺。
  岁月如流,少年许世友跟这位老禅师偷偷学艺七年多。他在每日辛勤杂役劳作之余,偷偷苦心学艺。每当禅师熟睡之后,他就到后院借着月色,按着老禅师所练的一招一式默默练习。经过八个年头的酷暑寒冬,少年许世友的腿脚功夫已为上乘,扫堂腿可踢树干。梅花桩、排打功、石柱功、沙包功及十八般武艺、少林七十二功都练得娴熟。
  (下期待续)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郑直
责任者
许世友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河南登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