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统计局关于一九八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16384
颗粒名称: 佛山市统计局关于一九八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6年4月14日,佛山报刊登一篇佛山市统计局关于一九八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关键词: 佛山市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内容

(一九八六年四月八日)
  198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党代表会议精神,坚持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的方针,继续深入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团结奋斗,开拓前进,国民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年完成社会总产值146.81亿元,比上年增长28;国民收入57.18亿元,比上年增26.5%。工农业总产值为107.96亿元,比上年增29.1,比80年增163.4%,“六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21.4%。在生产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市场繁荣兴旺,人民收入增加,生活继续改善。
  一、工业
  1985工业战线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抓好企业整顿,大力引进先进设备,加速现有企业技术改造,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工业生产持续、高速地发展。
  全市有工业企业2441间,比上年增291间。完成工业总产值77.16亿元(不包农村乡村工业产值,下同)比上年增37%,比八〇年增204.5%。“六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24.96%。在总产值中,全民工业29.01亿元,比上年增21.1%;集体工业47.43亿元,比上年增48.2%,其中:农村区办工业20.09亿元,比上年增53.3%;其它经济类型的工业0.42亿元,比上年增50.5%;城镇个体经济工业0.30亿元,比上年增4.6倍。在“六五”期间全民工业产值与集体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发生了很大变化,集体工业产值比重80年只占48.7%,85年上到61.5%;全民工业产值比重80年占51.3%,85年下降为37.6%。
  轻工业持续较快发展。全市轻工业产值完成60.34亿元,比上年增37.3%。一年来轻工业产品花色品种不断增加,适销对路的中、高档和日常必需消费品的产量大幅度增加。具有佛山特色的多种花式灯具、家具畅销国内外。
  主要的轻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项目 1985年实绩 比上年增减(+-)%
  电视机 13.6万部 21.2
  其中;彩电 6.59万部 104.7
  收音机 8.66万部 51.0
  收录机 35.79万部 134.7
  家用洗衣机 22.99万台 309.1
  家用电冰箱 2.70万台 19倍
  电风扇 836.47万台 109.7
  微型计算机 0.37万部 17.7
  化学纤维 6927.15吨 96.5
  棉纱 3471.72吨 -19.4
  棉布 6829.63万米 40.7
  针棉织品用纱量 6279.49吨 8.6
  丝织品 10902.47万米 62.7
  丝 1479.25吨 -8.3
  印染布 4821.02万米 118.7
  印染丝绸 2783.85万米 65
  糖 22.04万吨 29.6
  饮料酒(混合量) 82676.03吨 24.2
  机制纸及纸板 8.31万吨 23.5
  日用陶瓷 1960万件 67.3
  家具 290.58 万件 17
  塑料制品 6.01万吨 33
  灯泡 2633万只 0.5
  重工业与轻工业同步增长,全年完成重工业产值16.82亿元,比上年增长34%。
  主要重工业产品产量:
  项目 1985年实绩比 上年增减(+-)%
  原煤 2.8万吨 -51.9
  发电量 2.38亿度 64.1
  烧碱 0.56万吨 9.8
  化学农药 471.07吨 -36.4
  水泥 151.86万吨 26.3
  釉面砖 298.83万平方米 34.4
  锦砖 527.55万平方米 24.1
  工业泵 2.09万台 38.5
  农业泵 1.11万台 12.2
  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技术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快,促进了产品的优质优产,提高了经济效益。1985年全市被评为省优质产品74个。全民、集体独立核算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0136元,比上年提高7.1%。全市预算内国营工业全年实现利税总额4.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27.4%。
  二、农业
  我市农村坚决贯彻执行了中央一号文件,坚持贯彻开放、改革、搞活的方针,进一步调整了生产结构,改革了农副产品的统派购制度,完善了各种行之有效的生产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充分发挥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的生产和经济得到全面发展。
  全年农业完成总产值为30.80亿元,比上年增12.6%,比80年增长96.7%,“六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4.5%(按新口径扣除乡、村办工副业产值,农业总产值为14.48亿元,比上年增3.8%)。其中:种植业产值比上年增0.4%,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27.1%下降为24.2%;林、牧、副、渔合计产值比上年增长17.2%,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72.9%上升到75.8%。
  农作物种植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39.16万亩。粮食总产量为25.30亿斤,比上年减14.1%;稻谷播种面积减少41.72万亩。稻谷总产量24.81亿斤,比上年减14.48%;农作物除粮食、蚕茧主要由于减少种植面积减产外,其他经济作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
  主要农作物产品产量如下:
  项目 1985年实绩 比上年增减(+-)%
  粮食 25.30亿斤 -14.1
  其中:稻谷 24.81亿斤 -14.5
  糖蔗(预计) 264.39万吨 6
  蚕茧 12.95万担 -49.5
  茶叶 0.70万担 -2.5
  水果 152.25万担 68.8
  花生 68.24万担 8.9
  大豆 7.07万担 13.5
  造林面积大幅度增长,是“六五”时期造林最多的一年。1985年造林面积26.66万亩,比上年增农79.6%。
  牧业生产取得新成绩。牛肉、三鸟蛋品产量、三鸟上市量在1984年较大增长的基础上,1985年又有较大增长。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头数如下:
  项目 1985年实绩 比上年增减(+-)%
  猪、牛、羊肉产量 169.77万担 0.8
  其中:猪肉产量 168.68万担 0.6
  牛肉产量 1.06万担 63.1
  三鸟蛋品产量 24.34万担 26.9
  三鸟上市量 3203.27万只 26
  生猪上市量 115.92万头 —1.2
  生猪年末存栏量 114.21万头 —1.5
  大牲畜年末头数 9.43万头 —3.9
  其中:从事劳役头数 7.84万头 —5.3
  渔业生产有大发展。1985年全市水产品总量456.63万担,比上年增长66.82万担,增长17.1%。其中:塘鱼产量436.47万担,比上年增64.83万担,增长17.4,年增加产量是“六五”期间最多的一年。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18.81万马力,比上年下降0.07%。农村拥有大、中型农用拖拉机718台(混合台);小型拖拉机2.34万台,比上年增长9.62%;农用排灌动力机械4.82万台,比上年增长4.95%;农用载重汽车2524辆,比上年增长1.89%;机动运输船5667艘,比上年增长8.6%;实际机耕面积149.38万亩,比上年减10.2%;农村用电量5.75亿度,比上年增长16.8%;农用化肥施用实物量30.15万吨,比上年减15.9%;有效灌溉面积223.42万亩,比上年增长1.59%。
  三、固定资产投资
  1985年我市全年固定资产完成投资额20.93亿元,比上年增126.1%,其中:全民基建完成投资额4.27亿元,比上年增长190.9%,全民技措完成投资额5.20亿元,比上年增长98.01%;城乡集体单位完成投资额1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城镇集体4.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4%;农村集体7.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4%)。另城乡私人建房投资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2%。
  1985年全市固定资产完成投资中,生产性投资和技术改造投资的比重明显增加。全年在全民单位固定资产完成投资额中,生产性投资6.66亿元,比上年增长181.1%,占全民投资的比重由上年57.9%上升到70.29%,上升了12.39%。在生产性投资中,全民更新改造措施完成投资额达4.6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9%,其中用于改造设备增产和增加花色品种4.10亿元,占比重为88.96%,用于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227万元,占比重为0.4%,其他用于交通、节能等的投资约占比重为11%,非生产性投资2.81亿元,比上年增长63.03%。
  固定资产完成投资额大,经济效果较好。全年我市全民、城镇集体、农村集体单位新增固定资产共1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00.31%。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61.6%。全民单位施工项目680个,全部建成投产406个,比上年增加82个,建成投产率由上年的54.6%上升为59.7%,上升了5.1%。全市通过固定资产投产形成的主要生产能力或效益有:输电线路(11万伏)3.4公里;丝绸织机654台;火力发电1.7万千瓦;微型计算器10000部/年;新(扩)建中山港口码头一个;旅游宾馆、旅店32150平方米;自来水供水能力7.75万吨/日;各类学校246191平方米;商业饮食服务网点36530平方米;医院和门诊部30240平方米。
  四、商业、物价
  我市商业继续深入贯彻经济体制改革和搞活经济的方针政策,疏通各种商品流通渠道,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商品经营方式,商业部门购销两旺,市场繁荣活跃。
  1985年末,全市共有各种经济类型商业机构42764个,比上年增长13.4%;从业人员150887人,比上年增长11%。其中:个体商业网点32956个,从业人数达45677人,与上年对比分别增19.1%和13.9%,商业网点和商业从业人员的增加,促进了商业经营活动的开展。
  商业部门购、销额大幅度增长,全年国营商业和供销社国内纯购进总值37.27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国内纯销售总值35.26亿元,比上年增长29.9%。主要商品国内纯销售量比上年有较大增长的:贸易粮15.13亿斤,增长19.4%;食油0.49亿斤,增长38.8%;棉布1459.71万米,增长28.4%;肥皂6.83万箱,增长62.6%;手表16.81万只,增长21%;台风扇31.08万台,增长4.6倍;半导体收音机14.59万架,增长71.2%。
  商品流转畅通,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包农贸)34.15亿元,比上年增长24.3%,扣除零售物价上升因素,实际增长9.5%。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零售额12.93亿元,比上年增长14.9%;集体所有制单位零售额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9.6%;个体商品零售额3.71亿元,比上年增长76.9%。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2.75亿元,比上年增长37.9%。集市贸易成交额6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1985年我市物价价格改革走小步,商品价格进一步放开,商品格价指数有较大上升。全市零售物价指数上升13.6%。其中城市上升17.1%,农村上升10.8%。市城区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上升18.1%,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上升19%,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升6.5%。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
  1985年全市交通系统货运量1717.05万吨,比上年增长20.8%;货运周转量64332.9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5%;客运量3012万人,比上年下降12.4%;客运周转量90618.23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2.7%;内河港口吞吐量791.23万吨,比上年增长8.8%。
  邮电通讯事业有新的发展。邮电业务总量和邮电经济效益比上年有较大增长。
  1985年邮电业务总量1977.19万元,比上年增长48.2%。其中:函件总量增16.6%,报刊总量增4.5%,电报总量增47.6%,长途电话总量增41.8%。
  1985年邮电业务总收入2944.03万元,比上年增长60.9%,其中:市邮电企业业务收入1958.78万元,增长47.4%,农话985.25万元,比上年增长96.8%。市邮电企业业务利润1062.75万元,农话利润589.0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4.5%和101.9%。
  1985年全市增加国际、港澳直达电路56路;市话增加容量4660门,达到14660门;农话增加容量9340门,达34070门。市城区、顺德县、中山市共新增加了程控电话960门,开辟了直达香港的新的电话线路,减少了中转环节,缩短了用户打电话的排队等候时间。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1985年全市外贸收购总值(计划价)11.13亿元,比上年下降3.2%。本市口岸直接出口总值2.19亿美元,比上年减3.7%。
  利用外资在前几年大规模展开的基础上,1985年又有新的进展,全年共签外资合同3346项,比上年下降12%,协议金额2499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已投入使用1.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全年利用外资引进各种设备2.8万台(套),生产线64条。
  1985年我市旅游事业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471.3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其中接待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外籍华人102万人次,比上年增12.36%;国内游客369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2.26亿元,比上年增加600万元,为国家创外汇750万美元。
  七、科技、文化、教育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1985年全市全民单位有各类科学技术人员30982人(其中:自然科学14557人,社会科学16425人),比上年增加2774人,增长9.8%。
  1985年我市文化事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为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做出新的成绩,全市有电影放映单位137个,放映电影3.65万场次,观众人数258.74万人次。全市7个专业文艺团体,1985年共演出1198场,观众80.67万人次。全市有国营群众文化馆、艺术馆、文化站8个,举办各种展览37个,组织各种形式的演出和故事会43次。农村集镇文化中心站27个;集体和个体办文化站83个。至1985年末止,全市有图书馆6个,藏书48.4万册。《佛山报》发行到全国各地,发行量达528万份。
  1985年,教育战线深入开展教育体制改革,各级领导重视智力投资,多种渠道培养人才,教育事业有新进展。
  1985年全市有各种类型大专院校7所,有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学生1000人。成人高等院校在校学生7268人,比上年增长86.4%。其中:电视大学在校学生2035人。
  全市共有中等专业学校10间,在校学生3108人,比上年增518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人数5062人,比上年增长1.67倍;普通中学245间,在校学生17.26万人,比上年增加一万人。
  全市有小学1369所,在校学生38.62万人,比上年减少0.6万人。有幼儿园1059所,有11.42万人在幼儿园受教育,幼儿园数和在院数两项比上年分别增长20%和24%。
  八、卫生、体育
  医疗卫生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市有卫生机构700个(其中:医院89个),卫生机构床位8128张,分别比上年增长3.86%和1.97%。卫生技术人员12569人(中医师457人,西医师1945人,中西医结合高级医师2人),比上年增加85人。
  我市体育工作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文件精神,体育事业得到大发展。
  一年来,由我市输送到省和国家队的运动员在重大的国际、国内比赛中夺得4个世界冠军,打破了2项亚洲纪录;市龙舟队在大洋洲和港澳国际邀请赛中,勇夺4项冠军,誉满全球;成功承办了“555”世界乒乓杯球赛,开创了我国中等城市承办世界性体育比赛的先例;举办了市第一届运动会。全年输送运动员32名,输送人数排全省第二位。群众性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全市举办各种竞赛1042次,参赛人数26.30万人次,比上年增加5.47万人。各级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考核人数的达标率由上年73.3%提高到80.3%。体育运动的开展,增强了人民体质,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九、人民生活
  随着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我市城乡人民收入增加,生活继续改善。
  1985年我市安置就业人数24250人;就业率达80.2%。全市年末有职工53.37万人,比上年增长6.6%;其中:全民单位职工30.04万人,比上年增长7.6%,集体单位职工23.08万人,比上年增长4.3%。城镇个体劳动者18498人,比上年增加2388人。
  1985年我市由于控制消费基金的使用,严格了奖金的发放管理,职工工资总额增长不大。全市职工工资总额8.1亿元,比上年增长5.3%,每个职工平均年工资1578元(其中:全民职工1496元,比上年下降9.7%;集体职工1683元,比上年增长12.1%),比上年减少10元。市城区每个职工平均年工资1647元,比上年增58元。据城区100户居民家庭生活调查,1985年人均生活费年收入1214.4元,比上年增长15.6%,剔除物价上升因素则下降2.1%。100户家庭共拥有高中档耐用消费品:彩色电视机51台;收录机85台;摩托车3辆;电冰箱47台;洗衣机83台;电风扇286台。
  全市农民人平年纯收入934元,比上年增加136元,增长17.4%。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不断增加。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7.82亿元,比上年增长46.7%。其中:城镇储蓄存款余额8.45亿元,比上年增长37.2%;农村储蓄存款余额19.38亿元,比上年增长51.3%。全市平均每人拥有存款771元,比上年增加237元。
  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有进一步的改善。
  1985年,市城区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58万元,用于城市建设资金2546万元。市政工程新建、改建道路5公里,改建行人道8公里,疏通下水道122公里。市区自来水日供水能力由上年10万吨/日,增至16万吨/日。城市公共事业的发展,为居民提供了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
  全市城镇新建住宅72.45万平方米(包私人),农村新增住宅290.67万平方米。
  十、人口
  1985年全市总人口360.66万人,比上年增加5.4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5.98万人,比上年增9.35万人;农业人口,254.67万人,比上年减3.93万人。人口出生率16.9,死亡率5.49‰,自然增长率11.48‰。
  1985年我市的各项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粮食的播种面积减少过多,物价上涨较大,电力供应紧张,外汇支付紧缺等问题要引起注意。
  注:
  (一)本公报所列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绝对数是按1985年现行价格初步计算,增长百分比是按可比价格计算。工农业总产值是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
  (二)社会总产值是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邮电业、商业(包括物资供销业和饮食业)五个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值之和。国民收入是以上五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净产值之和。
  (三)农业总产值是按旧口径对比(包括乡、村办工副业产值)。
  (四)轻、重工业产值是按1985年的新口径对比。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机构

佛山市委
相关机构
佛山市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