髡发与造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16158
颗粒名称: 髡发与造林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6年4月4日佛山报登载的呼吁植树造林的文章。
关键词: 绿化 造林 民生

内容

·瓦父·
  髡(音坤)发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古人说去发曰髡。据《汉旧仪》说,「秦制,凡有罪,男髡钳为城旦。」髡钳为城旦,就是把罪人剃去头发用铁条束颈押去作修长城的奴隶。这条法律到了唐代才废止。我们的民族向来是蓄发的,宋儒从「孝」出发写成训谕。男孩子童年时代就所谓复额垂髫,散发垂在脑后,到了学龄才「束发受书」把头发束扎在头顶,开始读书,自此一生中不是受刑是绝不把头发剃去的。公元一六四四年,清贵族入主中原,对汉人施行一种带侮辱性的措施,要汉人剃发留辫。辛亥革命之后,又有剪辫运动,才有剃光头的。剃光头的历史只短短的七八十年吧。如今愈来愈少了。从头胪的防护来说,去发无异是一种刑罚。
  读者也许要问,何以引起此话题呢,因为其间有段故事。五十年代陶公主粤,五十年代后期有过粤西纪行的盛事。他巡视到西江,看见一个旧县城的后山,树木尽为新近砍光,很是恼火。他便对年轻的公社书记幽默地说:「老方,你说光头好看,还是留发的好看呢?」方书记摸不着头脑,窥看势头,急得脸发涨,含牙结舌。笔者当时跻身其间,看得真切。后来还是忠厚的长者地委罗老解围,说:「老方,是批评你哩,看你们把后山的树木都砍光了。」
  其实,何必独苛责于方书记呢?那时,为了大炼钢铁砍树之风四起,远者,如原始森林;近者,城郊街道。笔者偶见过一怪现象,把一座三层「押」楼堵塞窗户后变成冶炼炉。试问一天会烧去多少树木。那个失误对江山绿化无异是一种刑罚。我想如果陶公健在至十一届三中全会,那么对前事之因,该是很痛感的。自后,二十多年来,常见年年造林号召,照例任务完成得如何如何的披露;然而,我省大抵实绩收效未著,至有近日省里认为我省造林绿化三十多年未改旧江山的感慨造林绿化既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业,何以年年耕耘,收获未著?或曰:民未信之,行未果之。记得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农业生产,年年催种催收,月月上报下传。终于因为有了农业联产计酬承包责任制,农民才能一旦超越多年未逾的饥饱浮动线。逐渐富裕起来,以经济规律去指导经济发展,如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一样重要。近日,听说要落实造林绿化政策、政令,各地拟采用办点指导的办法。这很好。濯濯童山可望林深物茂,草木有情也欣欣于山野。江山有幸,不虞髡罚了,该是万民额颂的啊!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瓦父
责任者
于方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西江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