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绿村农民靠养鸭走上集体富裕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13425
颗粒名称: 全绿村农民靠养鸭走上集体富裕路
并列题名: 今年人均收入超千元
分类号: F327
摘要: 中山市全绿村党支部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养鸭生产,改变了穷村的面貌。
关键词: 农村 养鸭 生产

内容

本报讯 中山市全绿村党支部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养鸭生产,改变了穷村的面貌。现在,全村已有四十八户养鸭专业户,今年一至十月全村上市十六万只鸭,成为中山市养鸭专业村。
  全绿村地处赤旗山下,有一百四十七户,六百四十三人,地瘠人穷。群众认为,在这个穷村庄居住,永没有出头之日,因而不少劳力往外流。去年,党支部反复学习中央文件,重新认识本村的优势。该村地处西江河边,内围有一条几十米宽阔的人工河,内外两堤相望,加上有百亩的鱼塘,水源充足,是养鸭得天独厚的好地方。于是,支部积极动员群众发展养鸭生产,并制定了四条扶助群众养鸭措施:一是集体统一划分地段,按养一千只鸭一亩水面分配,给群众提供养鸭场地;二是给每户贷款一至四千元左右,帮助群众解决资金上的困难;三是推荐养鸭老农,在技术上帮助和指导,使养鸭成活率达百分之九十五;四是建立治安管理条例,维护养鸭专业户的利益。
  从一九八四年下半年开始,全村养鸭的热潮兴起,由七个专业户发展到今年的四十八户。六十名外出的劳力都纷纷回到家乡养鸭,塘边、堤围到处都成了鸭场,家家户户都有鸭上市,平均每天上市量达六百只。随着生产的发展,农民收入大大提高,今年人平收入超千元,家家户户生活明显改善。一九八四年全村只有八台电视机,今年增至四十三部,缝纫机一百零七部,收录机一百四十三部。一百四十七户人家有一百四十六户修建了新屋或扩建房屋。
  (曾汉辉、肖励荣)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曾汉辉
责任者
肖励荣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中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