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徽·活力·拍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13180
颗粒名称: 厂徽·活力·拍档
并列题名: ——佛山交通机械厂印象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5年12月14日登载笔者对佛山交通机械厂的印象。
关键词: 佛山市 交通机械厂 体制

内容

江励夫
  厂徽校徽,我见得多了,并且佩戴过。
  厂徽,却极少见。尤其是一间三百来人的、规模不大的厂,竟也有厂徽,职工们个个挂在胸前,这更少见。
  大方、美观的厂徽,职工们戴着,显得很醒目,很有精神,有助于提高职工作为本企业一员的自豪感,这是一件颇有意义的新鲜事。
  据说,这厂徽是本厂一位青年设计的,是从好些人的设计图案中评选出来的,而且得了奖。
  广徽,无疑是件小事。但从这小事,也可以看到企业面貌、企业精神之一斑。工厂搞得好,企业盈利多、福利高,人们觉得有奔头,对前景乐观、有信心,才会有兴致佩戴厂徽。如果工厂连工资也难以发出,死气沉沉,谁还有心思去搞、去戴什么厂徽呢!
  活力
  人要有活力,企业也要有活力。
  当我走马观花似的在佛山交通机械厂转了一圈之后,我想得最多的,便是“活力”这西个字。
  崭新、整洁、明亮的办公大楼;职工们全神投入工作,一切井然有序;仓库里上万种零部件开始使用电脑管理;引进先进设备,以优质服务赢得顾客的信任;生意兴隆,财源广进;职工福利随生产的上升而上升,不少人搬进了厂新建的住宅;过去离开厂的人纷纷要求回厂工作……种种现象表明,这是一间充满活力、充满生气的厂。
  “活力”的对立面是“死火”。据说,这个企业过去曾是一间“死火”厂:工人只能拿几成工资,少数有造“鱼骨天线”去卖的;人员四散;负债七十多万,积压五十多万元的产品……
  开放和改革,使这间厂活了起来,发生了巨变。
  几年间,它已成为年利达百万、面貌焕然一新的企业,在全省同行五百多家厂中,它以设备先进、服务优良而名列前茅。它维修进口汽车又快又好;有些旧车经过维修后跟新车分辨不出来,连车主也认不出那崭新的车竟是自己的。
  我注意到,他们的办公室里也有音响设备——那是为方便用户给汽车选配唱片盒带而设置的。从这,也可见他们为顾客服务想得很细致、很周到……
  拍档
  在参观访问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这样思索过: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要有活力;但是,活力来自哪里呢?
  活力来自人。来自领导班子的质素,来自头头们的领导艺术与开拓精神。佛山交通机械厂是具备这一条的。它的领导班子经民主选举,基本实现“四化”。平均年龄三十九岁,厂长黄国强年纪最大,也只有四十八岁,党总支书记程林炳三十多岁;领导成员都熟悉业务,各有擅长,有较高的智力结梅。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厂长和党总支书记既分工明确,又互相通气,互相支持,在大的问题上统一意见,工作默契,是一对好拍档。这种党政分工又和谐合作,是整个企业机器顺利运转的根本保证。此外,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的质素也很重要。这间厂的职工青年人居多,他们好学习,干劲高;工厂也舍得花本钱培养人才。这种良好的厂风,都会给工厂不断注入活力。
  当然,活力也来自体制。有适合的体制,方可充分发挥人的才智。佛山交通机械厂的体制,现在和企业大体相适应,管理(包括分配)较为合理;企业经营的好坏已和职工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全体员工都愿意为搞好工厂而尽力。这,便是它活力之源。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江励夫
责任者
程林炳
相关人物
黄国强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佛山交通机械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