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福寿螺为害农作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10968
颗粒名称: 警惕福寿螺为害农作物
分类号: F327.65
摘要: 1985年8月28日佛山报登载的关于警惕福寿螺为害农作物的文章。
关键词: 福寿螺 农业灾害 经济价值

内容

福寿螺又名舍宝螺,是苹果田螺科的一个种,它是我国近年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巨型食用肉螺。福寿螺区别于一般田螺,也区别于东风螺,是一种喜欢生活在清水塘或稻田、水沟等地的软体卵生动物。它主要以绿色植物如蔬菜、瓜类的幼嫩茎叶以及绿萍等为食,具有食性广、繁殖力强、粗生快长的特点。目前,我市各县均有养殖。
   由于福寿螺具有杂食性,故在饲养过程中除了做好防逃工作以外,还应注意不能随便丢弃螺体,任其繁殖扩散,否则,将会成为今后为害农作物的隐患。据报道,台湾屏东县的稻田受福寿螺为害达二千七百多公顷。福寿螺吃完稻子后又侵入菱角田。高雄大寮乡的三十公顷菱角田,在两个星期内,菱角被福寿螺吃个精光。
   台湾引进福寿螺养殖较早,当时是由一位阿根廷华侨带进,目的想代替不易养殖的元宝螺,结果仅半年时间,就传遍全省各个角落,造成难以收拾的农业灾害。《台湾农村》曾就福寿螺的为害问题提出:「福寿螺由于食量大,生长快速,故肉质松软,且随养殖环境的不同而有异样的风味,故供为佐餐价值不高。因为经济性养殖产销形成的问题,在养殖无利可图情形下,乃将螺体丢弃田渠,任其衍生,造成今日难以收拾的农业灾害。」
   虽然我市目前尚未有关福寿螺为害农作物的报道,但前车之鉴,不能不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重视和警惕。
   (荣)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