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办活了企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9301
颗粒名称: 他们办活了企业
并列题名: ——访中山烟丝厂草帽车间负责人老金
分类号: F129.71
摘要: 1985年,他们办活了企业——访中山烟丝厂草帽车间负责人老金,老金告诉我,他们第一季度生产的草帽,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四点一六倍,相当于去年全年产量的百分之七十六;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五倍多,相当于去年全年销售量的百分之六十八。
关键词: 草帽 生产 老金 产量

内容

听说中山烟丝厂草帽车间实行产供销承包以后,生产有了很大起色,于是我特地走访了这个车间的承包负责人老金。
  中山烟丝厂为了开展多种经营,于前几年设立了这个草帽车间。开始的时候生产还好,但随着原料提价,费用增加,加上没有认真落实生产责任制,销路又打不开,结果渐渐衰落了,到去年下半年已基本上处于停产状态。从今年一月开始,厂供销组的老金等三人,向厂部承包了这个车间。
  「我们考虑到生产问题不大,重要的是如何加强经营管理,如何打开产品销路,只要产品销得出,就有经济效益。」老金很健谈,向我介绍了他们为什么要承包这个车间,以及是怎样经营这个车间的。他说,由于生产和效益紧紧地连在一起,这就促使他们从经营管理上围绕实现增产节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首先,他们改革了帽坯的加工方法。过去,这个厂从北方组织帽辫回来再自己生产帽坯,原料,运费、成本和费用高,加上工人技术不熟练,产量低,因此,销售出去的草帽实际上没有什么利润。现在,他们改为在原料产地直接组织当地群众加工帽坯,运回来后再进行剪帽屎、压帽、打鸡眼、印花等加工工作,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做到在每件帽出售价比原来还低二分至三分钱的情况下,仍有一角钱的利润。其次,他们实行了计件工资,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工效大大提高。以压帽为例,过去厂里用了十多个临时工,人平日产量只有一千件;现在他们只雇用六个临时工,两人负责压帽模,人平日产量达到一千五百件,其余的包了剪帽屎、打鸡眼、印花、包装等。
  老金还谈了他们承包后,从各方面注意精打细算和节约的情况。他向我列举了几笔节约细账:草帽所用的白带仔,过去是不管成本,见货就买,现在是多跑几家,择价廉采购,结果,一件帽的白带仔成本,在广州买比在石岐买减少了四厘八钱;装草帽用的竹笠,过去在市面上买是四元五角一个,现在直接到本市南下乡联系加工,每个只需三元七角五分;绑扎草帽用的小麻绳,过去平均一笠要支出一角五分钱,而现在把剪下的白带仔边角料续起来再用,就不需开支这笔钱了。老金说:「小数怕长计。今年第一季度,我们平均每月生产草帽一万六千八百三十三件,每件帽用的白带仔少开支四厘八,一个月就节约了八十元八角。装草帽用的竹笠要六十七个(每笠装二百五十件),每个少支出七角五分,一个月就节约了五十元零二角五分。每个笠所用的包装纸少开支五角七分,一个月就节约了三十八元一角九分。总之,我们尽量做到处处精打细算,压缩开支,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老金还告诉我,他们除了从小处着眼以外,还从大处着手,三个「包工头」都集中精力抓推销,广泛联系客户,因而草帽不但在中山畅销,而且远销到深圳、珠海等地,第一季度共生产了五万零五百多件,已销出三万六千七百九十八件。
  最后,老金告诉我,他们第一季度生产的草帽,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四点一六倍,相当于去年全年产量的百分之七十六;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五倍多,相当于去年全年销售量的百分之六十八。他说:「下一步,我们将转向广西、海南岛开辟新销售点,只要能打开销路,今年我们草帽的生产计划可达到五十万件,比向厂部承包的任务增产二十万件。」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文宇
责任者
老金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中山烟丝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中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