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河山立足乡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8560
颗粒名称: 放眼河山立足乡土
并列题名: ——记业余画作者拈仕波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5年佛山报登载招仕波是市郊澜石区供销社的干部,也是在画苑里耕耘了卅多年的业余画作者。
关键词: 招仕波 供销社干部 业余画作者

内容

廖冰兄也真画得惟妙惟肖,几笔功夫便把招仕波的开心形象勾勒出来了:那眯缝的双眼和眼尾的爪纹,那笑咧的嘴巴……可是,我们来到招仕波家,在他的榕溪阁里看到这位业余画作者正在作画时,他的模样儿就与廖冰兄笔下的漫画像有点不一样了。他没有笑,眼神十分专注。他激荡的情感正凝聚在笔端、挥洒在洁白的宣纸上,变成了峻险的峭壁,苍劲的青松、横流的云海、如带的飞瀑……祖国的壮丽河山跃然纸上。不过,当他停下笔来,欢迎我们造访时,他脸上的严肃神态消失了,又变成漫画像那副笑容可掬的神态。
  虽说招仕波是市郊澜石区供销社的干部,但市内、省内许多人都认识这位辛勤地在画苑里耕耘了卅多年的业余画作者。区里人认识他,不但在他为澜石饭店写的挂画里,而且在由他主持的东平书画协会所出版的街头画廊上;市里人认识他,是在“祖庙画廊”和“汾江画廊”上。市里举办了五届美术百花奖,他都参加了,其中一九八二年的《千山胜景》和一九八四年的《东平春晓》获得了一等奖;省里人认识他,则多在出版社印制的春联上。数年来,他为出版社提供了一批春联书法。去年岭南出版社共出了十副春联,他一人就占了一半。他有些展出的画作,还被日本、港澳游客买去。
  爱祖国的山河、写祖国的山河,常是招仕波作画的主题。无论是名山大川,或是家乡小溪;无论是松涛云海,或是茂林修竹,他都要画。他说,诗人对祖国,有唱不尽的歌;画家对祖国,有描不完的画。他的新作《疑是银河落九天》,风格朴实,构画严谨,以细腻的笔触描画出瀑布飞泻的情景,深受同行的好评,并被选入了“佛珠澳三市画展”。招仕波的画,注意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受到了省有关专家的重视。根据他多年来创作的成绩,岭南美术出版社建议他出版一本画集,但他却婉言谢绝了,说要再努力一段时间才考虑。对艺术的精益求精的态度及谦虚的品格,不正是每个艺术家在成长道路上所必备的么?
  招仕波是小有名气了,但他仍怀着深厚的乡情服务于乡土。有两件事,是为熟悉他的人津津乐道的。第一件是随着他的名声远扬,请他写画的人渐多。这几年,他应邀送画的画每年多达百多幅,而且分文不收。他画的是工意画,每幅都耗用两三晚时间,你说,他每晚是怎样度过的?第二件,他还兼了供销社属下的装饰公司的业余设计师,以其深厚的美术功底直接应用于实用美术,成绩是显著的。如新装修的澜石饭店,从总体设计到施工,从水电布局到空调设施统由他一人负责。该饭店改装后,既富丽堂皇又雅俗共赏,吸引了不少顾客,营业额明显提高。他笑着对我们说:“这叫艺术为经济服务!”
  立足乡土,放眼河山。愿这位年近半百的业余画作者继续笑迎生活,以其妙手丹青不断表现祖国山河的秀美吧!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郑启谦
责任者
周妙萍
责任者
招仕波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