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穷理 老而弥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7912
颗粒名称: 好学穷理 老而弥笃
并列题名: ——杨慎勤学的一生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85年4月8日佛山报登载的关于古代学者杨慎爱好学习的文章。
关键词: 明朝 文学家

内容

杨慎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学者,由于秉性刚直,在仕途上很不得志。但是,政治上的失意并没有使他消沉,他在逆境中坚持不断学习,不断奋斗,直到生命最后一息。因而,《明史》称他“好学穷理,老而弥笃”。
  杨慎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聪慧过人,七岁就能背诵多首唐诗,十一岁就会写近体诗,得到叔父和祖父的赞赏。十三岁随父入京,茶陵诗派领袖李东阳见到他的诗,不禁击节称赏,并称他为“小友”。
  杨慎二十四岁考上状元,当上翰林编修。他为人耿直,不畏权势,多次犯颜进谏,终于得罪了皇帝,被逮捕入狱,打得死去活来,最后被流放云南,长达三十余年之久,并死于戍所。
  杨慎一生刻苦学习,经、史、诗、文、词曲、音韵、金石、书画无所不通,天文、地理、生物、医学亦有很深造诣。他常对人说:“资性不足恃,日新德业,当自学问中来。”他还认为要“知天下”,一是依靠“躬阅”,从亲身经历中获得知识;二是依靠“载籍”,从书本上取得。因此,他不仅刻苦学习,手不释卷,而且每到一处,都进行社会调查,从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知识。流放云南后,当地图书资料很缺乏,生活条件更为艰苦,杨慎仍不放松学习,凭调查所得和记忆所及,写出不少笔记、选本以及注释性书籍,如《南诏野史》、《云南通志》、《云南山川志》、《记古滇说》等。他一生著述有四百多种。《明史》说:“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第一”。
  杨慎七十二岁在流放地逝世。临终时,还以“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自勉。
  ·鉴古·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鉴古
责任者
杨慎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