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盯着市场 调整产业结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6651
颗粒名称: 眼睛盯着市场 调整产业结构
并列题名: 西樵区工农业总收入六年翻两番
分类号: F427.65
摘要: 1984年,南海县西樵区根据市场动态、产品销售情况,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使农村经济迅速腾飞,实现了六年翻两番。
关键词: 市场 农村 经济

内容

本报讯 南海县西樵区根据市场动态、产品销售情况,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使农村经济迅速腾飞。去年全区工农业总收入达1.64亿元,比一九八三年增长36,相当于一九七八年的四倍,实现了六年翻两番。
  西樵区是个半粮半经济作物产区,传统纺织工业有一定基础。近几年来,工农业生产有较大的发展。一九八二年全区工农业总收入突破一亿元,但由于近年来,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急剧变化,这个区原有的工农业产品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工业方面,占近四成工业产值的棉织行业大都处于“死火”状态,过去的抢手货成了滞销货;在农业方面,随着农村政策的开放,过去紧缺、畅销的农产品也成了大路产品,影响着全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西樵区党委认真分析了面临的新问题,加以解决。在工业方面,他们推广了联新乡狠抓产品创新,按市场需要安排生产的经验;在农业方面,从调整生产布局入手,狠抓了引进种子、改革技术、开拓销路的三个重点环节,从而使全区工农业逐步开始按市场需求安排生产,收到了好效果。去年全区丝织机从三百台增加到三千台,棉织机则从原来三千多台减为二百多台,把原来生产滞销的棉织产品改为生产适销的华达呢和仿绒等化纤新产品,使全年丝棉织产品收入达6.158万元,增长1.46倍。去年全区调减了禾田面积千亩,扩大了瓜菜面积1,700亩,与及扩大浅水养鱼250亩,使去年全区农业收入比上年增收440多万元。区委还十分注意发动部门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西樵外贸出口站采取了四条措施帮助农民发展商品生产:一是与250个农户搞联营种植;二是及早签订生产和收购合同;三是组织技术员、信息员下乡为农户提供信息,传授技术;四是及早就位和供应各种饲料、种苗。去年全区提供外贸出口产品收购值达1,245万元,比上年增长17.2%。
  (邹灿华)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邹灿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南海县西樵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