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与「官」、「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6440
颗粒名称: 「棺材」与「官」、「财」
并列题名: ——梁仲弘「抱龙丸」药馆的传说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5年1月26日佛山报登载的儿科特效药“抱龙丸”的传说故事。
关键词: 抱龙丸 儿科特效药 故事

内容

电话里传来了一个消息:「我们准备在今天早上到梁仲弘的旧铺开取一块该店的牌匾……」梁仲弘?这家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我市最早的药馆,由它始创的儿科特效药——「抱龙丸」至今还畅销不衰,这里流传着不少神秘而又有趣的传说,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电话是市制药工业公司负责人老关打来的。在福贤路红星戏院的侧旁,一所其貌不扬的小屋里,梁仲弘的后裔从一个旧楼阁里,小心地把这块牌匾拿了出来,据市博物馆的同志鉴定,该匾刻于清代,是梁仲弘的第十七传后人制作的。在交谈中,老关等同志向我们介绍了「梁仲弘药馆」招「官」进「财」的趣谈。
  相传梁仲弘蜡丸馆在早市(今福贤路)准备开张的时候,忽然有四人抬着一具棺材进馆,一人托着板凳随后进来。开始,馆内的伙计感到十分突然,继而不知所措。为何蜡丸馆开张吉日,竟会出现这样的场面?细问之下,原来是错把近邻办丧事的棺材送来。尴尬之际,店东梁仲弘灵机一动,命将棺材抬进偏厅当中放好,立即簪花挂红,燃放鞭炮,表示祝贺,并厚赏了抬棺材的人。他还说:他们送来了「官」与「财」是吉利之兆。
  此后,蜡丸馆生意兴隆,生产的「抱龙丸」远近驰名,四百多年盛销不衰。年长月久,棺材日渐霉烂,梁的后人便将棺材头尾板雕成两个大公仔来供养,据说现仍存在梁的后人手中。这个故事,据说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内容可能是为了招徕生意,故玄其说,神化了的东西。但是「抱龙丸」这种儿科特效药,能治小儿腹痛、吐奶的作用是为人们深信不疑的。至今还在生产,远销国内外。
  林炽 家昌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林炽
责任者
家昌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