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城煤气大爆炸始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6158
颗粒名称: 墨西哥城煤气大爆炸始末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5年1月12日佛山报登载的墨西哥城液化石油气爆炸事件始末。
关键词: 墨西哥城 液化石油气爆炸 事件始末

内容

一、爆炸现场 目不忍睹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九日黎明时分,墨西哥当地时间五点四十五分,晨光熹微,大地宁静。这时,离首都墨西哥城市中心以北十五公里的圣胡安德伊斯华特佩克工业区,突然一声巨响,使整个工业区都为之震动,顷刻间,大片大片扬起的尘土中,夹带着烧红了的金属碎片,形成一阵阵的“火雨”自天而降,使圣胡阿尼科方圆一万平方米的住宅区顿时陷入一片火海。正在睡梦中的居民们惊醒以后,来不及穿衣服,纷纷四散奔逃。许多逃避不及的居民们,都在火舌的包围中丧生了。一时间,整个住宅区到处是哭喊号啕、呼天抢地之声。
  这是一起严重的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美国《新闻周刊》一记者在他的现场报道中说:当时的空气中一直充斥着秽污而令人窒息的气味。在一间倒塌的房屋前,一批营救队员让我去瞧瞧一名罹难者的惨状。但见他的面部七孔流血,连头颅也裂开了,躯体被焦灼得缩成一团,小得甚至可以装进一个鞋盒子里。
  外国记者还看到从死里逃生的一家人,他们赤身裸体地坐在断垣残壁之下饥寒交迫,热切地等待救护队的到来。其中一名成员躺在地上已经奄奄一息。
  然而,这目不忍睹的惨祸并不就此而告终,灾情继续发展。因为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煤气,它迅即又成为新的爆炸的媒介,从这一石油罐引到另一贮气库,连锁爆炸竟达二十多起,整个工业区火光烛天,浓烟蔽日,金属碎片遍地,四周一片焦土。熊熊大火整整燃烧了三十六个小时。
  就近红十字会组成了营救队,出动了大批救护车立即投入行动。消防队开足了高压水龙去扑灭大火,但是,石油气的爆炸此伏彼起,火势猛烈,不可控制。营救队员出生入死,奋勇地纵身入火海,拯救老人和孩子,他们自己也被窜窜的火舌灼伤了身体。瓦砾堆中发现的尸体越来越多,一时根本难以挖掘,只好在断墙上写着:“此处五名”,“下面八具”死伤者的人数不断地增加……。
  二、抢险救灾 全民动员
  墨西哥城煤气大爆炸事件震惊了拉丁美洲和世界各地。惨剧发生之后,联邦政府作了紧急动员,号召全体公民投入抢险救灾的紧急行动。米格尔·德拉马德里总统亲自过问此事,并责令政府各部组成部际协调委员会统筹抢险救灾事宜。他本人还亲自乘坐直升飞机到出事地点的上空巡视一看,然后向记者发表谈话说,这是近几年来墨西哥遇到的一次重大灾难。他决定从政府预算中拨款二千万美元,用来重建灾区和安置受灾居民。
  全国最大的工会组织——墨西哥劳工联合会领导的四百万工人积极响应德拉马德里总统的召号,自动捐献一天工资,用来援助受难同胞。在工人阶级的带动下,全国各阶层人民都行动起来,有钱出钱,有物出物,形成了一个全民募捐热潮,许多医务工作者、消防队员和大批热血青年不顾艰难困苦和灾区险情纷纷报名奔赴现场,投入抢险救灾的斗争。军队也开往出事地点巡逻警戒,防止歹徒趁火打劫或进行其他破坏活动。
  由医生和护士组成的志愿特勤医疗队在灾区十分活跃,他们除了在瓦砾堆中营救垂危者和挖掘尸体之外,还在就近搭起了临时诊疗所,努力抢救因为医院满员而栖宿在露天的伤员。
  加拿大、西班牙、美国、丹麦、英国、西德、日本和古巴以及其他拉丁美洲邻国的人民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也及时地向德拉马德里总统发出了慰问电。几天之内,包括食品、药物、血浆、人造皮肤、衣物、毛毯和其他紧缺物品在内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从全国和世界各地运来。联邦政府还向灾民紧急提供了八十八套住房作为临时安置之用。
  儿童诊疗中心收容了六百多名失去父母或流离失所的儿童,有的孤儿刚离开襁褓正嗷嗷待哺。
  为防止灾情扩展,墨西哥石油公司采取果断措施下令关闭阀门,及时切断了从全国各地向首都运送石油和煤气的所有管道。带着警犬的军警巡逻队不时地奉劝返回灾区的居民暂时离开家园到别处存身,以防新的爆炸再起。摆头晃脑的警犬东闻西嗅,到处寻觅着泄漏煤气的地方,以便及时堵塞。
  三、举国哀悼“鬼城”葬礼
  十一月二十日是墨西哥一九一〇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七十四周年。然而,由于前一天的石油气大爆炸酿成的悲剧使这个全国性的光辉节日黯然失色变成了举国志哀的悲悼日,连熙熙攘攘的首都墨西哥城也一反常态笼罩着浓重的悲剧气氛。
  共和国总统德拉马德里在索加罗广场主持了节日游行,公民们低着头,怀着沉痛的心情哀悼罹难的亲友和同胞。在这国庆日前夕,德拉马德里总统向全国人民表示慰问,并感谢他们在拯救受灾同胞过程中所显示的团结精神。
  这一天,全国所有报纸都停刊,唯有电视台播送了节日游行的群众场面和圣胡阿尼科灾区的实况。人们在荧光屏上看到满目疮痍,遍地焦土。整个工业区简直成了万户箫瑟鬼唱歌的“恐怖之城”,就像意大利诗人但丁在他的杰作《神曲》中所描写的浩劫的场面。因为大爆炸而造成的损失,当时官方公布的不完全统计已有四百五十二人死亡,四千二百四十八名负伤,数以千计的人失踪,一百三十九幢房子夷为平地,数以百辆计的车辆遭毁坏。而报界认为这是被大大缩小了的数字。据《宇宙报》报道,惨死的人数有一千二百人。
  圣胡安德伊斯华特佩克工业区经过三十六小时接连不断的爆炸和大火,火势旺时有二百多米高,似火龙直冲云宵。高潮过去之后仍然危机四伏,险象丛生,人们仍提心吊胆地害怕新的爆炸会随时发生。离乡背井的人们待情况稍稍平静之后都偷偷越过军警守卫的三公里警戒线溜回原来的住地,但当他们回到满目荒凉的瓦砾堆旁重新闻到令人窒息的煤气味时,不得不赶紧拨腿就跑。尽管他们无家可归,只好到处流浪。
  出事五天后,离受灾中心略远的学校开始复课。一点名,竟有四十二名学生需从名册上除名。全校师生为此全体肃立,静默一分钟,为受难同学致哀。
  同一天,惊魂未定的人们重又不约而同地回到圣胡阿尼科。他们为蒙难的亲人带回了大批棺材,准备草草收殓尸体或骨灰,就地深深埋葬。这是一个阴风凄凄的傍晚,天空中凝滞着铅灰色的愁云,数百人的送葬队伍排成了一字长龙,首尾不相见。身强力壮的男子肩上扛着一具具棺材缓缓地向前行进。据清理现场的红十字会雇工说,被烧焦了的尸体大致只有百分之二能辨认出来,其余的都已不知是谁家的亲人。
  送葬的队伍来到一处名叫潽特翁的露天公墓,集体动手挖土垒石,一次就埋葬了二百九十八口棺材。人们就像经历了一场战祸,带着悲痛而惘怅心情默默离去……。
  四、追究原因 重建家园
  墨西哥政府根据总统的指令专门设置了部际协调委员会负责调查爆炸事件的起因,估计损失程度,并对今后的政府援助问题提出方案。舆论界普遍认为,墨西哥的这场石油气大爆炸,就其伤亡人数、损失物资和造成危害的程度来说,足以列为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工业事故之一。
  人们记得,一九二一年,德国的奥保有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死亡人数达五百六十一人;一九七六年,意大利北部的塞韦索有一家化工厂爆炸后逸出大量二恶肮气。这种剧毒的气体污染了附近住宅区的空气,使大批人窒息中毒,引起皮肤损伤,使数以万计的居民被迫撒离;一九七九年三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发电厂逸出放射性物质,形成严重辐射事故,为当地人带来巨大的原子灾害,使好几十万人撒离家园;同年四月,苏联新西伯利亚的一家生物化工厂发生工业事故,使数百人因此得了炭疽热这种怪病,造成数百人死亡;最严重的一次工业事故是去年十二月三日凌晨在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市的一家农药厂发生毒气外泄,已造成一千多人死亡,两万多人中毒,还有三千多头牲畜中毒倒毙。这些骇人听闻的重大事故都为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损失。
  目前,墨西哥国内就追究圣胡阿尼科爆炸事件的肇事原因展开了激烈争论。墨西哥石油公司的官员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向报界正式宣布,这次大爆炸是由于一辆载有大批每桶三、四十公斤的液化石油气瓶的大卡车碰撞引起爆炸,从而殃及了二百码附近的石油厂设施,以致发生了一系列石油罐和储气库的连锁爆炸。因此,事故的责任应由上述运油卡车所属的私营企业——“唯一”煤气公司来负。
  而圣胡阿尼科附近的居民却作证说,从出事前夕的星期六晚上到星期一早晨,他们已经闻到强烈的煤气味,而那煤气味是从墨西哥石油公司设在当地的煤气厂中泄漏出来的。市民代表说,煤气厂漏气早已在去年四月份和七月份发生过,驻扎在这里的警察因预感到情况不妙都已经偷偷溜号。有的说,去年三月,煤气厂因为漏气还引起过一次小小的爆炸事故,厂方怕找麻烦迄今密而不宣。
  灾区的居民在十一月二十四日举行了一次抗议游行向墨西哥石油公司静坐示威,呼吁该公司经理拉蒙·贝特塔立即从当地迁走煤气厂及其危险设施,并要求赔偿损失一千五百万美元。他们还用标语牌向政府和人民的援助表示感谢。全国民主律师阵〓发表声明声援灾区居民的斗争。它指出石油公司应对这次爆炸事件承担法律责任,并根据民事法向受害者赔偿损失。
  政府官员的调查尚在进行之中。但德拉马德里总统根据人民的要求已下令将具有爆炸性和危害〓设施的煤气厂迁出圣胡阿尼科,〓定在一片废墟〓炸场地上重建〓,还要修造一座〓丽的公园。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孙国维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