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5991
颗粒名称: 审树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85年1月4日佛山报登载的古代知县用智谋找到罪犯的故事。
关键词: 古代故事 知县 罪案

内容

瞠!瞠!瞠!”衙役们拖着一棵大树穿街过巷,边打锣鼓边吆喝:“知县人人升堂审树!”衙门前很快就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人们窃窃私议:颠梅又发颠了!
  原来这位知县姓梅,由于举止奇特,人们给他起个绰号:颠梅。这天清晨,他接到一位金山客的投诉。这位金山客带着一包金银——半生血汗积累回乡,途中见天色将黑,离家尚远,生怕碰到“打脚骨”的,四顾无人,便把金银埋在一棵大树底下。回到家里,已经打过二更了。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金山客惦记着埋金的事,便连忙起床,谁知出到厅堂,发现大门虚掩着,心中不禁一惊,但检查家里并无失窃,于是拔脚朝大树奔去,可是,金银早已不翼而飞了。颠梅详细询问了案情和金山客的家庭情况,沉思片刻,突然拍案大怒:“这是大树犯了渎职罪!立即锯倒拉回审判!”
  开庭时间到了。颠梅命令关上大院门,让金山客抱着四岁的儿子站立案前,看热闹的逐个从东阶上,经过案前,山西阶下。人们不知颠梅葫芦里究竟卖什么药。后来,当一名男子经过案前时,小孩突然发声高喊:“叔叔抱我!”颠梅温言问小孩:“这是哪家的叔叔?”小孩说:“我家的。”颠梅又问:“叔叔住在哪里?”小孩说:“住在妈妈处。”颠梅马上命令衙役逮捕这名男子,并到他家搜查,果然原赃俱在,分毫不差。
  属吏们纷纷称颂知县神明。颠梅笑着说:“这不过略施小计罢了。既然金山客埋金时无人知晓;回来后只告诉过妻子一个人:清晨大门虚掩又无失窃,种种迹象表明,必定有人藏在室内偷听了秘密,而这个人又必然是奸夫。但茫茫人海何处寻觅这个奸夫?我想,奸夫常来常往,必然与金山客的幼子稔熟,只能靠小孩的天真去指认。但是,如果不是扮颠审树,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又怎能把奸夫引入官署呢?”属吏听了,无不佩服。
  (子云)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