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四项重点工作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5869
颗粒名称: 抓好四项重点工作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5年佛山市市委书记童孟清在召开的市直机关于部会议上,提出只有抓好四项重点作,工作才能做好,经济体制改革才能前进一步。
关键词: 佛山市 四项重点 体制改革

内容

·本报评论员·
  市委书记童孟清在最近召开的市直机关于部会议上,提出了我市近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四项重点,即:解决分配问题、人才问题、外贸体制问题和公司的体制问题。要做好这四项重点工作,就必须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就必须深入调查,摸清本市、本单位职工思想状况’研究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很好结合其它工作同步进行。只有这样,工作才能做好,经济体制改革才能前进一步。
  分配上要
  拉开差距
  解决分配问题的核心是打破“大锅饭”,克服平均主义,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敢于在工资上拉开差距。按劳分配要充分体现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繁重劳动与非繁重劳动之间的差别。从创造的价值和付出的劳动量看,前者显然要比后者大和多,获得更多的报酬是应该的,是合情合理的。一旦我们真正按这样原则合理分配,就会激发起劳动者更大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成倍增长。为此,一是要做好利改税工作,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企业与职工两方面关系,在保证国家收入增长的前提下,使企业和职工收入都有所增加。二是搞好企业内部分配关系,把职工收入同本人肩负的责任和劳绩密切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推行税利和工资含量挂钩,彻底端掉“大锅饭”,拉开分配差距。三是多搞单项奖。古人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们说,重奖之下必出能人,出智慧,出改革,出效率,出效益。
  努力培养
  与选拔人才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知识和人才的作用,这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至关重要的问题。人才的缺乏,在我市显得尤为突出。目前全市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例,低于全省、全国的水平。这种状况很不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为了选拔与加快培训人才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保证下一代人才辈出;二要继续增加智力投资运用多条渠道、多种方法,对现有干部、职工进行切实有效的文化技术培训;三破除“左”的框框,大胆选拔本单位、本部门的人才,把他们放在重要岗位上去。
  改革外货体制
  把佛山产品销向国外,推向内地,是我们已经实行的一项战略措施。近几年来,我们采取了三来甲补、代理出口等多种形式搞活了贸易,使外贸有了较大发展。但是,由于外贸体制没有得到根本的触动,使工业生产受到很大限制。例如,有些电子产品很受外商欢迎,但是外贸部门不收,自己又不能直接出口,眼看有利可图的卖买白白丢掉。由于工贸不见面,工厂对自己产品在海外市场销售情况一无所知,造成产品方向不对头,加上中间环节多费用高,使企业蒙受不应有的经济损失。这些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因此,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解决:一、继续搞活代理出口;二、建立贸工农一条龙的实体性公司,如丝绸、纺织、食品公司等;三、是一部分工厂直接经营出口,自负盈亏。
  按行业组织
  实体性公司
  由各工业主管局改成的工业公司,在组织生产上做了大量工作,起了积极作用。这是应该肯定的。但是,这些公司绝大部分仍然采用行政方法管理企业,指挥生产。这样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需进一步改革。我市中小企业多,有的基础较好,具有独立经营和自负盈亏的能力;有的底子较差,需要扶持和帮助。考虑到这些具体情况,改革公司体制的原则是要按行业组织实体性公司,既要允许“自由恋爱”,自愿结合,又要考虑生产的对口和配套,形成专业化的生产结构。在体制改革过程中,要把注意力引导到学会运用经济杠杆管理企业、增强企业活力上。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童孟清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