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懂一篇文章?(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5777
颗粒名称: 怎样读懂一篇文章?(二)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4年10月23日佛山报登载的关于怎样读懂一篇文章的文章。
关键词: 文章 阅读 学生

内容

(续上期)《春》有十个自然段。从文章的线索去分析,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段)盼春。“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作者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春天以感情和生命,为全文定下了活泼、清新的格调。
  第二部分:(2—7段)绘春。作者采用“总—分—总”的表现方式,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五幅色彩鲜艳的“春色图”。这部分又可分为六个层次:第一层,(2段)总写春天。“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生动地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第二层,(3段)写春草。用“嫩”、“绿”、“软”写出了春草的形象特点,描绘了绿草如茵的景象及人们对春草的喜爱。第三层,(4段)写春花。作者运用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写法,描绘了春花烂漫,春意盎然的景色;第四层,(5段)写春风。从人的触觉、嗅觉、听觉,描绘了春风和煦、轻柔、醉人的特点,使人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快感。第五层,(5段)写春雨。先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春雨多、细、密的特点,然后又通过树叶、小草、灯光、人物的活动,写出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夜宁静的境界;第六层,(7段)写春早。总结上几层意思,点出“一年之计在于春”。显示了春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号召我们珍惜大好春光,做好本职工作。
  第三部分:(8—10段)颂春。作者在具体描述了春天景象以后,一连用了三个意思递进的比喻句,热情地赞颂了新生、健美的春天,从而把文章推向高潮,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
  第三,明确目的,归纳全文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中心思想,反映了作者写作的目的和意图。只有纵观全文,理清段、层,抓住要点,找出重点段和关键句子,揣摩作者写作的目的和意图的基础上,最后用精炼的语言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春》是一首春天的颂歌。它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激励人们珍惜大好春光,奋发有为,积极向上;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的感情。
  第四,突出重点,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一篇文章,在写作上值得借鉴的地方很多。分析时,不要面面俱到,必须抓住重点,分析好与表达中心思想有关的突出的一、二个方面。一般从篇章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等方面去考虑。《春》在表达方式方面,作者如何抓住景物的特征,按事物发展的一定顺序去描写景物的写法;在语言运用方面,如何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景物,收到形象感人的效果。
  此外,有时还要考虑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当时的思想倾向性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这样才能对一篇文章作出全面的正确的评价。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人人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