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区小队食堂生产蔬菜自給有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5160
颗粒名称: 东区小队食堂生产蔬菜自給有余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60年,昇平公社敦厚大队东区小队,坚持政治掛帅,民主管理,大抓食堂蔬菜生产。
关键词: 食堂 蔬菜 产量

内容

公共食堂是安排群众生活,巩固人民公社的重要陣地,必須办好。“政治到食堂,干部下伙房”,是办好食堂的关鍵。食堂一定要由在食堂入伙的人民主管理。管理員、炊事員应該由品質好、作风好、成份好、办事公平的人来担任,必須民主选举,并且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食堂賬目必須按月公布。坚决实行以人定量、指标到戶、粮食到堂、凭票吃飯、节約归己的制度。各人节余的粮食,愿意要粮的发粮,愿意要錢的发錢,坚决兌現。
  昇平公社敦厚大队东区小队,坚持政治掛帅,民主管理,大抓食堂蔬菜生产,在食堂蔬菜地不增加的情况下,使食堂蔬菜产量成倍增长,保証了社員每日吃菜兩斤以上,每月还有12,000多斤蔬菜上市,既丰富了社員生活,鼓舞了社員生产热情,又充实了食堂家底。
  东区小队食堂原有11个蔬菜专业人員,共有菜地8 亩3分,全队439人,平均每人二厘。在今年三月份以前,由于小队領导未認真抓食堂,蔬菜生产沒有定額管理,专业人員按工分底以日計工,积极性不得发揮。如有些专业人員便出勤不足,走到火車站去搬运〓工資。当时食堂8亩 8菜地只种下六亩左右,食堂的蔬菜供应不足,經常要多吃小队商品菜,单三月份就吃了小队商品菜360多元。四月份狠抓食堂蔬菜生产之后,蔬菜产量成倍增长。三月份种的白菜每月亩产才1200斤,到今年十月份白菜平均亩产达到3400斤。在菜地面积不扩大的條件下,变不足为有余,保証了每人每日有兩斤菜以上。十月份扩种到13亩2分菜地(平均每人三厘),生产进一步发展,每月平均有12000斤菜上市。今年4——10月份食堂蔬菜上市的收入除了还清一至三月份欠下商品菜款1043.57元,分配給社員2200多元,余下还积累了700多元。生产的发展使食堂面貌完全改覌,社員吃飽吃好,人人滿意,生产干勁倍添。
  东区食堂蔬菜生产的迅速发展,是該队干部在轉变作风后,加强了食堂生产的領导,善走羣众路綫的結果。四月間,該队便指定一队长专抓食堂。队干部深入檢查食堂存在問題,发动羣众提建議办好食堂。干部一方面加强对食堂蔬菜专业人員的教育,使他們都認識到搞好食堂生产的重要性,把个別工作不負責任的社員調換。同时根据存在問題,定出蔬菜专业定額包工,以产量計工分的管理制度,經社員羣众的广泛討論通过加以貫彻,发揮社員生产积极性。他們的定額包工方法,是把菜地平分到人,按品种定出每担产量应得工分,累产量記工分,专业人員每人每月仍有工分定額,超額或不足的仍照一般社員一樣受奖罰。做到奖罰分明。这樣就大大提高了专业人員的生产积极性,他們为超产量,千方百計积肥,起早摸黑管蔬菜,如社員陈昭森,每天工作达十小时,精心管理蔬菜,做到肥料充足,在九月份一人就交9000斤菜給食堂,得到超額奖励。小队領导同时也加强食堂蔬菜生产的計划安排,按种植季节安排生产,使供应均衡,做到粗細并举。为了使定額管理制度更合理、他們把計分标准反复交羣众討論通过,并說明如遇自然災害影响生产时,由社員討論决定給以工分补貼,使专业組人員在特殊情况下也不受損失。为了保証蔬菜有足够肥料,通过社員討論,要求每个社員每月交出尿肥一桶,在村前村后还設立尿埕十一个,把收集得来的肥料分給专业人員,并发动他們自己找泥肥。同时以現金收購社員的菜种和肥料。
  东区小队食堂实行上述管理办法后,效果日益显著,蔬菜生产欣欣向荣。十月份蔬菜总产量达到44380多斤,平均亩产达3400斤,除社員每人每 日吃菜兩斤左右外,还供应市場收入1200元。該食堂还开荒扩种油料杂粮20多亩, 养猪16只,三烏一批,种下的蔬菜品种有生菜、椰菜、波菜、心、蒜、葱、荷蘭薯等10多和,还酸菜三千多斤,社員每餐食到兩菜一湯,品种多樣。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昭森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佛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