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勤克儉的潘玉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4891
颗粒名称: 克勤克儉的潘玉肖
并列题名: 猪場为家
分类号: F327
摘要: 1960年10月22日,佛山日报刊登了文章克勤克儉的潘玉肖。
关键词: 潘玉肖 生活 猪場

内容

猪場为家
  二月的寒夜,昇平猪場里透出微微燈光,一个中年妇女正在替母猪接生,北风直扑过来,她忘了寒冷,把产下来的仔猪洗抹干净,便又忙着煑猪食……。當母猪和仔猪都料理停當时,猪栏里已透进曙光。眼看着紅胖胖的仔猪,她发出了胜利的微笑,日間劳动和彻夜不眠的疲劳也烟消雲散了。——她就是勤儉持家标兵,市一等养猪先进工作者潘玉肖。
  不久前,潘玉肖接受了當飼养員的任务,便下决心把养猪工作搞好,馬上整理行装,带头到猪場落戶。那时,昇平猪場还是一片烂地,只有一間破陋的廚房,潘玉肖便以灶头为宿舍,日間忙着煑猪食、喂猪、打扫栏舍,晚上又經常起床照料牲畜,发現有母猪临产时,她便索性搬到栏边睡,彻夜侍候。她只学了七天养猪知識,到猪場后便边做边学,細心覌察猪的生活,不懂的就跑到附近猪場去請敎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几个月后,她便成为全場唯一的防治員、又是接生員、配种員、飼养員。在昇平公社党委的直接領导下,猪場天天发展,烂地上建起了新栏舍,潘玉肖也當上了养猪队副队长。
  勤儉过日
  潘玉肖勤劳节儉的故事多着哩!
  1956年,潘玉肖的丈夫想报考駕駛員訓练班,但学习期間少了收入,他想家里已有兩小孩,又要供养在乡的母亲,顧虑学习影响了家庭生活,犹疑不决。潘玉肖知道后,便鼓励丈夫去学习,說:“掌握了技術对国家貢獻更大,不要失了机会,家庭生活不要顧虑,我作手艺已有百多元〓蓄”。他想不到妻子有这么多积蓄,高兴极了,把家庭生活安排好,便安心学习去了,半年后考上了司机。1952年,潘玉肖剛从农村到城市,丈夫每月給她20元生活費,她想:“解放前家散人亡,生活貧苦,解放后生活好轉了,要听党的話,勤儉持家。”于是便找些削竹筎、織葵籃的手艺囘家做,把錢儲入銀行,日日如是,直到第一个孩子分娩那晚仍工作到深夜。几个月便积了些錢,生小孩时不要丈夫多給一块錢。
  常言道: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到无时想有时。潘玉肖就是这樣,她时刻不忘解放前家散人亡的悲惨。解放后生活不断提高,仍处处节約,把破衣裳縫縫补补再穿,大人不适穿的改給小孩穿,每月把柴米油盐买下之后,便把余款存入銀行,从不乱花一文錢,母子三人每天只花一毛五分錢买菜,保持日日开支有計划,月月用款有节余。56年她添了一个孩子, 丈夫又少寄了錢,但仍然保持节約儲蓄。有几次,小孩急病入医院,需一笔医疗費,邻居們都急着替她筹借医疗費,她却不慌不忙到銀行提取儲款解决了。潘玉肖勤儉节約的故事,很快在居民中流傳开来。
  党的恩情
  1958年以前,潘玉肖都是在家带孩子作手艺,家务把她緾得踏不出家門,想的也是为了家庭的多,却很少想到集體。58年的一天,解放前散失了的弟弟囘来了。姊弟重逢使她无限激动,共产党把她弟弟培养成解放軍,还入了党。弟弟說:“是共产党救了我們,我們要搞好工作报答党。”不断写信鼓励她。潘玉肖的心亮堂了,是呀?父母惨死,家散人亡是誰給的?現在翻了身,不应忘記党的恩情,不能整日呆在家庭里,于是,她参加街道工作,帮助收購廢品,又當上了街道組长。在58大跃进的浪潮里,街道也大炼鋼鉄,大办工厂,各項事业都突飞猛进,潘玉肖越干越有勁,但是家里有兩个小孩要照料,繁瑣的家务象一根䋲子束縛住人的手脚,她想投入社会生产,又放不下家务。58年底,盼望的日子到来了,朝田街道在大跃进中办起发食堂和托儿所,她马上把两个孩子送入托,参加了街道食堂的工作。
  摆脫了家务,参加集體生活之后,她就象长上翅膀,在海濶天空里飞翔。在街道食堂里她是最好的炊事員,又是街道儲蓄員,一有空就挨家挨戶去收儲,以亲身體会宣傳节儉的好处,去年增产节約运动中,她在居民大会上現身說法,带头制訂勤儉持家計划。
  展翅高飞
  “党解放了劳动人民,又这么关心羣众,自己为党做了些什么?”潘玉肖时常这樣鞭策自己搞好工作。59年特大洪峰侵襲时,她带头参加防洪搶險突击队,夜以継日地搶險,帮助居民搬迁,遇着水淹不能搬出时,她总是带头跃身下水搶救,就在这时候,潘玉肖的小孩病危在医院,入院时医生問她:“你有多少个孩子?这个怕难救了”潘玉肖一时鼻酸起来,但又振作了精神,說:“医生,你尽力救治…”。居委会主任和街道党支部書記知道后,劝她多點去医院看望小孩,她說:“防洪要紧,小孩有医生照顧我就放心了。”便又跟随大夥搶險去了。
  “亚肖眞是不成家”“哪有不管孩子的媽媽?”有些老人背地里議論着。說到家,潘玉肖的脑里便浮起了解放前家散人亡的悲惨情景,“共产党来了,我的家才有了幸福,再說現在人人有工作,孩子在托儿所不更好嗎?”思前想后,一股热力涌上心头,她不顧一切地参加街道工作。集體生活洪流的洗炼,使潘玉肖越来越感到:为了一家人的幸福还不算,为了集體幸福才是最高尙的。她又写信鼓励丈夫搞好工作,她丈天更积极工作了,59年就當上了先进工作者,几次受奖励,幷且学习潘玉肖节約儲蓄。夫妻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家庭和睦幸福。
  今年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浪潮里,朝阳街集體福利事业大发展,潘玉肖更是事事带头,幷要求干最艰苦的工作,當分配她到养猪場时,便毅然背起行装第一个到猪場落戶。
  至于潘玉肖的节約儲蓄,在街道儲蓄所的賬戶里,她是数一数二的一个,定期加活期共500多元。她的家庭生活却仍然坚持节儉。布票用不完,魚肉、水果也从不多买,家里也不添置一件新傢俱。猪場里的同伴說:潘玉肖有一件籃布衫,已穿了很多年,布已有些霉烂,一洗就破,別人早已用作抹枱布了,她却还継續穿,洗后有破就补、补了又穿……
  。
  
  本报记者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潘玉肖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