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公社工业手工业 系統大挖潛力增产小商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4820
颗粒名称: 本市公社工业手工业 系統大挖潛力增产小商品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60年佛山市公社工业、手工业系統全體职工,为了滿足冬季市場供应,挖掘一切潛力,他們用“小料當大材、廢料变好料,开源又节流、雙革打先鋒”的办法,大力增产日用小商品。
关键词: 手工业 市場 供应

内容

本市公社工业、手工业系統全體职工,为了滿足冬季市場供应,挖掘一切潛力,他們用“小料當大材、廢料变好料,开源又节流、雙革打先鋒”的办法,大力增产日用小商品。在現有600多种小商品生产中,普遍迅速扩大生产和新增了一批新产品。如皮鞋九月比八月增长28.66%,十月上旬又比九月同期增长51.52%;扁帶九月比八月增长8.71%,十月上旬比九月上旬增长40.52%;綫牌九月比八月增长45.49%,十月上旬比九月上旬增长18.48%。其他如木展、枱椅、水壳、燈咀、5号燈䋲、手套、網袋、綫轆、布鞋和各种帆布褲帶、手袋等都月月增长30——80%。此外还生产了大批痰盂蓋、托盆、衣架、文化用品和文娛工艺品,同时还試制出一批新产品上市,如儿童玩具木馬仔、圓型、絹扇、鎖牌、燈紗、三輪車鋼綫、漆飯盆、漆碗、漆花瓶、气燈零件等。
  整个系統职工千方百計挖出一切潛力,增产日用小商品。原材料不足,他們就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如木器厂将全厂廢科木头用来制造玩具,用烂布碎制漆飯盆、漆碗、漆花瓶。棉毛編織厂第三季度原料仅滿足23.6%职工們就想办法、找窃門,把土紗代正牌紗,又到廢品站收購廢旧棉花,加工为棉紗作原料使用。五金厂也将全部廢鉄利用起来,制成大批日用小五金。如利刀、較剪、火鉗、鑊鏟、鉄壳等。
  其次大閙技朮革新,向四化进軍,提高小商品生产能力,如綫帶厂过去認为只能到上海購买綫轆机,这次,大鼓干勁,自力更生,用土法上馬,自己試制成功兩台錢轆机,为今后增产綫轆拓开道路。棉毛編織厂为了扩大燈紗生产,自己动手制造了10台的灯紗机,其中兩台还改了电动。織劳动手套的横間机,也从手工操作改为电动化。
  加強企业管理,节約原料和提高質量,是增产小商品可靠措施之一。各个厂都制訂了材料消耗定額,和产品質量标准,以及节約使用物資制度,同时,組織力量突去淸理廢料,使原料节約和产品質量都取得初步效果。如木器厂組織了一队淸理廢料尖兵队,从廢科堆里淸理、挑选出有8000多斤原料,棉毛編織厂加強用料制度,节約余料,結果使廢料率从30%下降为 5 %,单九月份节約出来的余料,就可織童襪80多打。
  (春雨)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春雨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