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樊笼飞彩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3596
颗粒名称: 冲破樊笼飞彩凤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60年5月15日佛山报登载的表扬昇平公社朝阳居委会龐惠芳的文章。
关键词: 人民公社 妇女

内容

昇平公社朝阳居委会龐惠芳大姐,这位年纪只28岁,却有三个孩子的年輕母亲,她自豪地对人說:“公社成立以后,我才眞正是次欢喜喜、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其实和她一樣心情的人,何只是龐大姐呢。
  龐大姐在1948年结婚之后,就一直呆在家庭小圈子里,做飯、洗衣、料理家务、看管孩子,一天中蒙头轉向忙个不休。愛人在药厂做工,靠工資维持一家数口确实是很吃力的,有时还得要政府救济。兩口子为了些鸡毛蒜皮小事,经常頂上兩句。龐大姐苦悶极了,她想:自己年纪輕輕的,呆在家里太沒意思,结婚前还是个织布女工,現在却……。但又有什么办法呢?自古以来妇女就是这个樣子。那时,正是大跃进的一九五八年,朝阳居委会办起了公社,日夜盼望的日子终于来到了,她把兩个小的送进托儿所,自己騰出身来进了社办的纸袋厂。
  初进厂,由于技朮不熟丝,加上厂的业务还沒开展,每天只賺得一兩角工資,很多人不愿意继续干下去,說賺回来的錢还不够計小孩入托,倒不如辞工不做,回家看管小孩更合算。可龐惠芳不这樣想,她觉得党号召成立公社,目的是为了解放妇女,要是再回家看孩子,这不是睜着眼睛开倒車嗎!她亲身體驗到公社化以后给她的好处:大女儿进了民办小学,兩个小的入了托,在阿姨的敎导下,过去挺頑皮的老二,現在都变得听話了。她宁愿推辞一份工資更高的活几不做,也不愿意离开剛办起来的厂,而且每天都提早上班,干起活来有說有笑,把其他人的情绪也鼓舞起来了,她把厂看成是自己的家。
  参加了生产,学习的机会更多了,在党的敎育下,她的思想觉悟得到了提高,更加关心集體的事了。1959年防洪期間,他主动停了工,参加了居委会的防洪搶险队伍,領导要把工資补发给她,她說:党把我解放出来,使我得到生产、工作、学习的机会,現在家里过得挺好,我不要补助,我要为集體出點力,才对得住公社和党。在阶级觉悟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她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現在,龐大姐一家可变樣了,兩口子都参加生了产,每月收入除开支外,还储蓄了十多元。下班以后,孩子們都从学校和托儿所回来,一家人沉浸在欢乐當中。龐大姐的愛人老蒙经常对人說:“她可不同过去了,入厂前她沒机会学习的,啥也不懂,要我经常指點她,可是,現在党敎育了她,她进步了,要是我有缺點,她还不客气地批評我呢。最近我在“四化”运动中获奖,也是和她对我的鼓励分不开的,这都是党敎育的好结果啊!”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黃福荣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