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花朵在成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3150
颗粒名称: 祖国花朵在成长
并列题名: 永安一幼附設托儿所里的故事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60年4月5日佛山报登载的表扬永安一幼附设托儿所的文章。
关键词: 生活护理 托儿所 幼儿教育

内容

一面錦旗的来历
  华康街居民刘仕福逢人就說:“托兒所敎好了我孩子,又治好了他的病”。原来其子周順培患抽筋症,久医不愈,又忱誤生产时間,最后便送去托儿所,还一再說明,小孩有病,出了事情也不怪亚姨。托儿所保育員找到这孩子,便立卽了解病情,掌握发病規律,又和医生硏究,决心把周順培护理好,保育員易少芳对他特別注意,每天探热三次,掌握體温变化,又給予魚肝油,增加維他命B营养,整日把他带在身边,为了使他心情愉快,常常讲小故事給他听。連續几个月后,由于生活护理得好,营养增加,周順培的身體变胖了,在院一年多沒有一次抽筋,也活潑多了,家长喜欢到不得了,接連写来几封感謝信,还說要他让給易少芳做“契仔”;为了感謝保育員,刘仕福送来一打香巾,托儿所婉言謝絕;不久刘仕福又送来了一面錦旗。就这樣,在托儿所當前,一批家长感謝信旁边,树着一面紅色的錦旗。
  梁成妹变乖了
  一天,初入托的梁成妹竟咬起老师来、父母也劝不听。平时开口讲“粗”話,沒礼貌,不卫生,眞象个“野孩子”一樣,父母沒法管敎,才把他送来的。保育員知道他缺乏敎育,初到又不习慣,但是,只有不好的敎育方法,沒有敎不好的孩子,便逐漸引导他,对他讲道理,多接近,不断敎育他要做个好孩子,发現有些轉变就鼓励他,經苦心栽培,加上在集體生活感染下,不久,梁成妹变好了,不讲“粗口”話,早上自覚来所,一到家門,就有礼貌地叫“爸爸好,媽媽好”,吃东西要媽媽分給才食,不再搶着要,入托前連“爸爸”“媽媽”也沒很好称呼过的梁成妹,現在会讲紅孩子見毛主席的故事給家人听了。
  外孙敎外婆托儿所按儿童特點,不断进行先进思想敎育,对一些爱說謊話的儿童就讲“狼和兔子”的故事,敎孩子不要說謊話;为了敎育孩子不浪費粮食,就讲“米姑娘”的故事,以“米姑娘”的經历敎育儿童認識米姑娘是农民叔叔辛勤种出的,一粒也不能浪費,这些形象生动的故事在小孩心灵里种下了良好的根苗,逐漸培养爱劳动和勤劳节儉的新品德。一天,名叫彭明賢的孩子,囘家吃飯时,发現外婆丢了几粒飯,孩子便說,“婆婆丢了飯是浪費”,幷要馬上拾囘,外婆見外孙也懂得节約,笑得合不攏嘴,对保育員說:“明賢敎了我,以后都要當心不丢飯了”。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