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湾鎭基本实現飯堂化、托儿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3146
颗粒名称: 石湾鎭基本实現飯堂化、托儿化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60年4月,石灣鎭全面組織人民經济生活以大办食堂、托儿所为中心的集體福利事业正蓬勃开展。
关键词: 集体福利事业 食堂 托儿所

内容

本报訊 石灣鎭全面組織人民經济生活以大办食堂、托儿所为中心的集體福利事业,正蓬勃开展。
  鎭委发出了“大战三晝夜,全鎭实現食堂化、托儿化”的号召,要求参加食堂人数占全鎭人数的80%。在鎭委的直接領导下,生活福利工作队由原来的32人增加到50人,工作队的成員是各工厂的厂长和街道的居委会主任。28日首先在工作队一层中进行了反右傾,批判了强調地方少,人力不足的畏难思想,把工厂、街道扭成一股绳,采取了工厂包居民,分片包干,分头动員,层层发动,任务到人,負責到底的方法分四條綫进行大会、小会、个別串連,利用广播、大字报、圓盆板、漫晝等宣傅工具进行大張旗鼓来宣傅集體生活的好处,做到家喻户曉,尽人皆知。
  經过反右傾,干部扭轉了畏难思想,如美朮陶瓷厂領导过去强調地方不够,不接收新入托儿童,通过批判,馬上想办法騰出房子做托儿所,兩天来接收了入托儿童38人;电瓷厂也用帆布来做儿童的吊床,解决地方不足的困难。
  由于通过深入的思想发动和宣傅工作,羣众認識了集體生活的好处,都紛紛进行義务劳动,,幷掀起了雙獻(人力、物)运动的高潮,二十九日一天內就出动了五百多居民羣众、学生进行砌爐灶、运材料、收拾飯堂。羣众还自愿捐獻大小炊具、枱凳、原材料等,各工厂除了办好职工食堂外,还抽出人力物力来支援街道飯堂的修建工作,如:耐酸厂知道永如食堂做炊具缺乏木材,就抽出木杉木板来支援;美朮厂等輸流派出木工为食堂做炊具、釘枱架等。商业部門也派出厨师、理发师为全鎭各食堂、托儿所訓练技朮人才。
  連日来迫切要求参加食堂和送孩子入托的人数突增,二十九日一天要求报名参加食堂人数就达到2,036人,日用一厂和运輸公司兩个托儿所就增加了80多个儿童,到31日为止,全鎭建立了食堂65間,参加食堂人数有16,979人,占全鎭总人数的81.5%,实現了食堂化,托儿所14間,入托儿童3044人,占儿童75%。
  (梁婉玲)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梁婉玲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石湾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