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代會二屆二次會議隆重開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3098
颗粒名称: 全國人代會二屆二次會議隆重開幕
并列题名: 毛主席、刘主席、朱委員長、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領導人都出席了会議
其他题名: 李富春副总理报吿今年国民經济計划草案 李先念副总理报吿去年国家决算和今年国家預算草案
分类号: D676.5
摘要: 1960年4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議,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計划委員会主任李富春作了关于1960年国民經济計划草案的报吿,国务院副总理兼財政都长李先念作了关于1959年国家决算和1960年国家預算草案的报吿。
关键词: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 预算草案 国民经济计划草案

内容

新华社北京30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議,今天下午三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計划委員会主任李富春作了关于1960年国民經济計划草案的报吿,国务院副总理兼財政都长李先念作了关于1959年国家决算和1960年国家預算草案的报吿。
  毛澤东主席,刘少奇主席,宋庆龄、董必武副主席,朱德委員长和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的領导人,都出席了会議。當他們进入会場登上主席台的时候,全場起立,长时間地热烈鼓掌。
  今天的大会执行主席是:朱德委員长,林伯渠、罗荣桓、沈钧儒、郭沫若、黃炎培、彭眞、李維汉、陈叔通、賽福鼎、程潛、何香凝、刘伯承、林楓副委員长。
  在主席台上就座的,还有国务院副总理陈云、林彪、邓小平、賀龍、陈毅、烏蘭夫、李富春、李先念、聶荣臻、薄一波、陆定一、习仲勳,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謝覚哉,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长張鼎丞和大会主席团的成員。
  大会报到代表一千零七十二人,出席今天下午会議的代表一千零六十三人。
  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議第三屆全国委員会第二次会議的全體委員,国务院的組成人員和中国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将領,列席了会議。
  下午三时,朱德委員长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議开幕。这时,全場起立,热烈鼓掌,乐队高奏国歌。
  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計划委員会主任李富春,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关
  于1960年国民經济計划草案的报吿。1959年发展国民經济的巨大成就和大跃进以来的主要經驗
  李富春在报吿中詳細总結了1959年我国发展国民經济的巨大成就和大跃进以来的主要經驗,闡述了1960年发展国民經济的方針任务,幷且号召全国人民进一步开展技朮革新和技術革命运动,为完成和超額完成今年发展国民經济的計划而奋斗。
  李富春說,1959年,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澤东同志的領导下,在1958年大跃进的基础上,继續实現了国民經济的大跃进。报吿列举的数字表明,1959我国工农业总产値比大跃进的1958年增长了31.1%,其中,工业总产値比1958年增长39.3%,农业总产値比1958年增长16.7%,国家預算內的基本建設投資总額比1958年增长24.5%,所有經济部門在1959年都继續取得了大跃进的发展速度;科学、敎育、文化、體育、卫生事业也都得到了大发展。兩年大跃进的結果,已使我国提前三年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計划的主要指标。他說,这是我国人民的偉大胜利,这是馬克思列宁主義的普遍眞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实踐相結合的毛澤东思想的偉大胜利。
  李富春强調指出,兩年的連續大跃进,証明了党中央和毛澤东同志規定的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会主義的总路綫,是一个偉大的創造,有着极其丰富的內容。它的出发點是:人民羣众是历史的創造者,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李富春說,为了不断地发揚人民羣众的积极性,我們遵循了毛澤东同志所闡明的馬克思列宁主義关于不断革命論和革命发展阶段論相結合的原理,不断地合理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經济基础之間的矛盾。根据生产力迅速发展的要求,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不断的改革,就为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开辟了广濶的道路。他說,當1956年生产資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義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以后,接着在1957年进行了政治战綫、思想战綫上的社会主義革命。1958年和1959年在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和国家机关中,在管理體制、規章制度、劳动关系、領导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別是在社会主義建設中,貫彻执行了一套“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在一切經济工作中,不断地加强党的領导,实行政治挂帅,开展大規模的羣众运动。这一切就全面地充分地調动了人民羣众的积极性,因而使我国的社会主義建設事业出現了連續大跃进。
  他在談到这些丰富的經驗时,特別指出我国人民公社的发展的重要意義。他說:由于人民羣众政治覚悟的提高,由于大跃进形势的开展,我国广大农村实現了人民公社化。这种規模更大、公有化程度更高、工农商学兵相結合、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是加快我国社会主義建設的最好的社会基层組織形式,在将来,是我国农村由集體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由社会主義社会过渡到共产主義社会的最好的組織形式。它进一步地把我国五亿多农民羣众的力量調动起来和組織起来。他說,現在,全国各城市正在大办人民公社,大办街道工业,大办郊区农业,大办公共福利事业,大办公共食堂,广泛地組織居民的經济生活,把城市人民进一步地組織起来,幷且使成千成万的城市家庭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参加社会劳动。这一切,不仅有利于生产建設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城市社会生活的彻底改造。
  李富春說,1958年和1959年的偉大实踐,使我們取得了丰富經驗。这些經驗吿訴我們:在社会主義制度下,用大跃进的速度发展国民經济,是完全可能的,是客覌的必然性。总路綫、大跃进、人民公社,这是我国整个社会主義建設时期的三个法宝,这是毛澤东思想的产物。毛澤东思想的旗帜,就是胜利的旗帜。認眞地学习和掌握毛澤东思想,是我們在今后取得愈来愈大的胜利的根本保証。
  1960年发展国民經济的方針任务
  李富春說,1960是我国发展社会主義建設事业的极为重要的一年。全国人民努力爭取这一年国民經济的继續跃进,就将为第二个五年計划期間以至整个六十年代的連續跃进奠定基础。他說,1960年,我們要更好地貫彻执行党的建設社会主義的总路綫,在过去兩年連續跃进的基础上,爭取国民經济全面的更好的跃进。为着实現这个任务,1960年国民經济計划的安排,应當进一步地确定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使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迅速发展农业互相結合;应當继續执行工业以鋼为綱,农业以粮为綱、全面安排的方針,幷且进一步加强运輸业、动力工业、采掘工业等部門,以便更加适當地处理重工业、輕工业、农业各部門之間及各部門內部各行各业之間的关系,使国民經济跃进得更好。
  李富春說,农业对于发展国民經济有着极端重要的作用,它是国民經济的基础。加快农业的发展,認眞地貫彻实行农业发展綱要四十條,是高速度、按比例地发展我国社会主義計划經济的中心环节。1960年的农业生产应當繼續以粮为綱,在保証粮食增产的條件下,全面安排粮、棉、油、麻、絲、茶、糖、菜、烟、果、葯、杂各类农作物的生产,幷且实行农林牧副漁同时幷举,爭取农业的全面大发展。要把畜牧业放在种植业同等的地位,而在畜牧业中又把养猪放在首要地位,这是促进农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步驟。
  为了更快地发展农业,在1960年,要在进一步发揮人民公社的优越性的同时,积极地推进农业的技朮改造,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他說,在过去十年中,我国工农联盟經历了兩个阶段,卽土地改革阶段和合作化阶段。在农村已經实現了人民公社化的條件下,我們应當把工农联盟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使工业积极支援农业,使农业逐步地建立在現代化的基础上。在农业机械化方面,我們努力的目标是:从1959年起,爭取四年小解决,七年中解决,十年大解决,在十年左右的时間爭取在全国範圍內基本上实現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幷且实現相當程度的电气化。为了促进农业的迅速发展,工业、运輸、商业、金融、科学、敎育、文化、卫生等各部門,都要把支援农业當做自己的重要任务。在各部門普遍支援农业中間,重工业負有特別重要的任务。1960由国家分配的用于制造农业机械和农具的鋼材,为一百一十万吨,比1959年增长一倍左右。1960年农业方面将增加机械动力五百多万馬力。在这一年机耕面积将达到一亿亩以上,机械〓灌面积将达到二亿亩以上。
  李富春說,1960年将继續进行大規模的基本建設,除了繼續注意必要的大型項目的建設以外,工业、交通运輸以及各个地方和人民公社,都应當继續积极地发展一批“小洋羣”企业和“小土羣”企业,同时提高原有的“小洋羣”企业和“小土羣”企业的生产水平。在有煤有鉄的地方,都要积极建立一批新的采煤、炼焦、炼鉄、炼鋼的“小洋羣”企业或“小土羣”企业,以带动其他行业的“小洋羣”企业和“小土羣”企业的发展,幷且适应生产建設发展的需要,根据各地自己的可能條件,建設必要数量的小洋鉄路和小土鉄路。
  李富春副总理接着就重工业,重工业支援农业,农业、輕工业、农村人民公社工业,城市人民公社工业和城市街道工业,交通运輸业,商业,劳动工資,科学硏究和文敎卫生事业等九个方面,对1960年計划指标的安排分別作了說明。根据計划,1960年的工农业总产値将达到二千九百八十亿元,比1959年增长23%,其中工业总产値二千一百亿元,增长29%;农业总产値八百八十亿元,增长12%。基本建設投資三百二十五亿元,(地方和企业自筹的投資約六十亿元不在此数之內),增长21.7%,列入今年計划的各項工农业主要产品都有很大增长。鋼(不包括土鋼)为一千八百四十万吨,增长38%;煤炭四亿二千五百万吨,增长22%;粮食、棉花的产量各增长10%左右,棉紗九百万件,增长9%;棉布七十六亿米,增长1.3%;糖一百三十万吨,增长15%。农村人民公社工业的产値,要比1959年增长50%左右;城市人民公社工业和街道工业的产値,增长一倍左右。各种現代运輸工具的貨运量要比1959年增长42%。196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額比1959年增长14%。1960年工业部門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左右,职工平均工資拟增加6%。
  李富春在列举了1960年科学硏究和文敎卫生事业的发展計划后說,各省、市、自治区,各专区和县,在国家計划指导下,都要积极地发展为本地方生产建設服务的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在科学硏究事业方面,要动員各方面的力量,努力实习、硏究和掌握世界上最新的科学技朮成就,总結羣众实踐的丰富經驗,为爭取在比較短的对間內实現十二年科学技朮覌划而奋斗。在文化事业方面,实行“全面規划、积极发展,重點建設,提高質量”的方針,以保証文化事业更好地配合和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为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服务,掀起建設社会主義文化的高潮。在卫生事业方面,要繼續大力开展除四害、讲卫生、消灭主要疾病的羣众卫生运动。继續大力开展城乡的羣众性的體育运动。
  李富春指出,1960年国民經济計划是继續跃进的計划,又是經过努力可以完成和超額完成的計划。胜利地实現这个計划,我們就可能爭取用比十年更少的时間,在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幷且提前实現1956年至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綱要。
  进一步开展技术革命运动
  李富春副总理在报吿的最后一部分,詳細談到了我国人民正在开展的以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为内容的技朮革新和技朮革命运动。他說,我国人民征服落后技朮的偉大进軍,已經在全国範圍內开始发动起来了。具有广泛羣众性的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运动,是不断进行經济革命、政治革命、思想革命、文化革命的必然結果,是总路綫、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必然产物。这一运动必将加快我国工业的現代化、农业現代化和科学支化現代化的进程,进一步提高社会主義建設的速度,进一步提高人民羣众的共产主義覚悟和科学技朮文化水平。
  李富春說,我們在社会主義建設上已經取得了大跃进的速度,在技朮改进上也应當爭取大跃进的速度。他号召全国人民把技朮革新和技朮革命运动更广泛地、更深入地开展起来,使它不断地巩固、发展和提高,使它沿着正确的科学的全民的道路前进。
  1959年国家預算的执行情况
  国务院副总理兼財政部长李先念,接着作了关于1959年国家决算和1960年国家預算草案的报吿。他說,1959年国家預算的执行情况是良好的。执行結果,收入和支出都超过了1959年4月第二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議所通过的預算,幷且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結余。
  李先念說,1959年国家决算收入五百四十一亿六千万元,相當于原預算五百二十亿一千万元的104.1%。算1959年决算收入中,企业和事业收入为原預算的104.9%;各項稅收为原預算的102.9%;其他收入为原預算的105.7%。
  1959年国家决算支出五百二十七亿七千万元,相當于原預算五百二十亿一千万元的101.5%。1959年决算支出中,經济建設費三百二十一亿七千万元,为原預算的101.5%;社会文敎費五十八亿六千万元,为原預算的102.3%;国防費五十八亿元,为原預算的100%;行政管理費二十九亿元,为原預算的107.7%。此外,还有債务支出九亿七千万元,对外援助支出三亿五千万元,其他支出二亿九千万元,增發銀行信貸資金四十四亿三千方元。
  1959年国家財政收支相抵,結余十三亿九千万元。这些結余是地方預算的結余,連同1958年滾存下来的地方結余十七亿七千万元共为三十一亿六千万元,将由地方結轉到1960年安排使用,不列入国家預算。
  李先念指出:在党的八屆八中全会关于反右傾鼓干勁为号召下开展起来的轰轰烈烈的增产节約运动,对于1959年国民經济的大跃进和国家預算的实現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說,經过1959年的继續大跃进,我国国民經济从1958年开始出現的旣有高速度又有按比例发展的跃进局面,已經奠定下来了,我国財政工作随着生产的跃进,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局面。这个新局面的特點是:多收入,少支出,多建設;更多地收入,更多地支出,更多地建設;合理地节約地使用資金,旣保証国民經济的高速度发展,又保持財政收支的平衡。国家財政同整个国民經济一樣在第一个五年計划期間本来就是高速度地向前发展的,1958年以来則进入了一个更高速度的連續跃进的新阶段。这表現在財政收入更高速度地增长,基本建設支出的現模更加扩大;建設資金的使用更加合理和节約;財政支出的构成有了进一步的变化。經济建設和支化建設支出在整个財政支出中所占比例,1958年和1959年平均为79.6%;而第一个五年計划期間为63.9%;国防費和行政費在整个財政支出中所占比例1958年和1959年平均为17%,而第一个五年計划期間平均为30.9%。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議关于第二个五年計划的建議中曾經提出在第二个五年中,必須使經济文化建設支出的比重提高到60%到70%,使軍費和行政管理費用的比重下降到20%左右,这个要求,已經提前三年,幷且更好地实現了。
  1960年国家預算的安排
  李先念接着报吿了1960年国家預算的安排。他指出这个預算草案是根据1960年国民經济持續跃进的要求編制的。这是一个加速发展工业、大力支援农业和积极发展文化敎育科学事业的預算,也是一个贍前顧后,旣积极而又可靠的預算。他說,1960年国家預算收人七百亿二千万元,預算支出七百亿二千万元,收支平衡。同1959年决算比較,收入增长29.3%,支出增长32.7%,这和国民經济計划草案所規定的工农业生产增长的指标是基本上适应的。
  李先念具體說明了1960年国加預算各类收入和支出情况。他說,1969年国家預算收入中,全民所有制的国营企业的繳款,包括利潤和税收为六百五十四亿三千万元,占預算收入总数的93.4%。1960年国家預算收入的增长絕大部分是来自国营經济繳款的增加,这是我国財政基础固若磐石的一个重要标志。尽管农业生产連年跃进,但是农村人民公社的負担仍然繼續保持稳定。1960年农村人民公社的各項負担,占农副业总产値的比例,将从1959年的5.8%下降到5.3%,这是对于发展我国农业經济极为有利的一种政策。
  李先念在报吿中强調指出:1960年国家預算支出80%以上用于經济和文化建設的开支,这是我們国家預算的重要特點。美国政府1960——1961年度的預算支出中軍費占57.1%,同这种情况根本相反,我国預算支出中国防費所占的比重只有3.3%,而且国防費的比重几年来是逐年降低的。这个事实充分說明了我国人民从事和平劳动的热烈愿望和节减国防經費加速社会主義建設的坚强决心;同时,也充分揭穿了美帝国主義假和平、眞备战的本来面目。李先念在报吿中还説明,1960年預算支出中对于基本建設投資的分配,进一步注意了在中央統一領导下地方积极性的发揮,注意了大中小型企业的合理安排和鉄道、电力、有色金屬等薄弱环节的加强。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业生产和人民公社的支援。1960年国家預算在支持高速度发展生产建設的同时,还积极支持文敎卫生和科学事业的高速度发展。
  李先念說,实現国家預算不仅是一項重大的經济工作,而且是一項重大的政治工作和羣众工作,必須在党的領导下,坚持政治挂帅,大搞羣众运动,努力增加生产,厉行节約,才能胜利完成任务。他說,財政經济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全面跃进。財政部門必須积极主动地支援生产、参与和組織生产、充分发揮財政部門在促进生产、保証需要、調剂分配、增加积累、支援建設等方面的作用。在工商企业和基建单位要积极开展羣众性經济核算运动,在农村人民公社要改善財务管理,健全財务制度,实行勤儉办社,在一切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要进一步执行厉行节約的原則,努力提高工作效率,节約一切可以节約的开支,反对貪汚浪費。
  李先念最后号召全體国家工作人員,全體經济工作人員和全国人民一致行动起来,为完成和超額完成1960年国家預算而奋斗。
  李富春副总理和李先念副总理的报吿,不时被会場雷鳴般的掌声所打断。
  今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員会向大会作了書面的工作报吿。大会还通过了代表資格审査委員会关于补选的代表資格审査报吿。
  今天的会議在下午六时結束。
  各国駐华使节和外交官員以及在京的一部分外宾,作为大会的来宾,应邀参加了今天的会議。
  明天——31日,代表們閱讀国民經济計划和国家預决算文件以及有关材料。
  (文內小标題是本报加的)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